“我筮我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筮我龜”全詩
)
燕燕于巢,綴葺維戊。
甲兮乙兮,不宜有謬。
飛龍在天,云掩于斗。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我筮我龜,莫我告繇。
胤乃征之,彝倫九疇。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三五不備,罔克攸遂。
惠此蒸人,毋廢爾事。
爾莫我從,維來者是冀。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燕于巢一章》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燕于巢一章》是唐代詩人顧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燕于巢,綴葺維戊。
燕鳥筑巢,修補得很牢固。
甲兮乙兮,不宜有謬。
甲乙兩者,不應有差錯。
飛龍在天,云掩于斗。
飛龍在天空中,云彩遮掩了北斗星。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何時下雨,正是庚午時。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那一天的差錯,也是如此荒謬。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古時候在羲和,人們沉迷于享樂而不修身養性。
我筮我龜,莫我告繇。
我卜筮自己的龜殼,沒有人能告訴我未來的事情。
胤乃征之,彝倫九疇。
胤乃征求答案,用彝器推算。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
君子傳授法律,是為了祭祀和祈福。
三五不備,罔克攸遂。
三五不合適,無法達成目標。
惠此蒸人,毋廢爾事。
希望這些教誨能夠使人們受益,不要放棄自己的事業。
爾莫我從,維來者是冀。
你們不要聽從我的勸告,只有未來的人才會期望。
這首詩詞以燕鳥筑巢為引子,通過描述古代的一些迷信行為和人們對天象的解讀,表達了對人們追求享樂而忽視修身養性的批評。詩中提到了卜筮、彝器等古代的神秘儀式,以及君子傳授法律和祭祀的重要性。最后,詩人呼吁人們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事業,希望人們能夠從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追求更高的目標。
整首詩詞運用了古代的象征手法,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古代的神秘儀式,表達了對人們追求享樂而忽視修身養性的批評。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我筮我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gǔ zhī shén bǔ wáng xùn chuán shí sān zhāng yàn yú cháo yī zhāng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燕于巢一章
yàn yú cháo, shěn rì chén yě, yàn bù yǐ jiǎ yǐ xián ní.
(燕于巢,審日辰也,燕不以甲乙銜泥。
)
yàn yàn yú cháo, zhuì qì wéi wù.
燕燕于巢,綴葺維戊。
jiǎ xī yǐ xī, bù yí yǒu miù.
甲兮乙兮,不宜有謬。
fēi lóng zài tiān,
飛龍在天,
yún yǎn yú dòu.
云掩于斗。
hé rì yú yǔ, nǎi yuē gēng wǔ.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bǐ rì zhī chà, yì kǒng sī chǒu.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xī zài xī hé, miǎn yín bù xiū.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wǒ shì wǒ guī, mò wǒ gào yáo.
我筮我龜,莫我告繇。
yìn nǎi zhēng zhī,
胤乃征之,
yí lún jiǔ chóu.
彝倫九疇。
jūn zǐ shòu lǜ, shì mà shì lèi. sān wǔ bù bèi,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三五不備,
wǎng kè yōu suì.
罔克攸遂。
huì cǐ zhēng rén, wú fèi ěr shì.
惠此蒸人,毋廢爾事。
ěr mò wǒ cóng, wéi lái zhě shì jì.
爾莫我從,維來者是冀。
“我筮我龜”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