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奏囊封墨尚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奏囊封墨尚新”全詩
小臣憂國言無隱,先帝如天笑不嗔。
闕下舉幡空太學,路傍臥轍幾遺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壽它人夭此人。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挽陳師復寺丞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陳師復寺丞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已奏囊封墨尚新,
又攜袖疏榻前陳。
小臣憂國言無隱,
先帝如天笑不嗔。
闕下舉幡空太學,
路傍臥轍幾遺民。
愚儒未解天公意,
偏壽它人夭此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陳師復(音譯)去世的悼念之情。陳師復是劉克莊的朋友,也是一位官員,他的才能和品德備受贊賞。詩中表達了作者對陳師復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的贊美,并表達出自己對國家現狀的憂慮和對逝去友人的思念之情。
賞析:
1. 第一句描述了陳師復的才華出眾,他的文章成就已經被認可,而他去世后,留下的作品仍然新鮮動人,頗有墨香未干之感。
2. 第二句中的“袖疏榻前陳”表達了陳師復的離世給作者帶來的悲傷之情。作者在心中回憶著與陳師復的相處時光,悼念逝去的友人。
3. 第三、四句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現狀的擔憂。作者自稱為小臣,他在為國家憂慮的時候沒有隱瞞言辭,直言忠心。然而,先帝對國家的問題就像天一般不予理會,甚至以嘲笑的態度對待。
4. 第五、六句描述了現實社會中的一些情況。太學是指國家的學府,但在官場上升遷需要政治背景,而非實際的才能,這導致了許多有才華的人無法得到應有的機會。而路邊臥在車轍中的人則是指那些被社會邊緣化、被遺忘的人們。作者感嘆道,這些遺民雖然有才華,但卻無法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機會。
5.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天意的困惑。作者自稱為愚儒,表示自己無法理解天公的意圖,為何好人陳師復去世,而他這樣的人卻得以長壽。這里的“夭”是指陳師復英年早逝。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對國家現狀的憂慮。作者通過對陳師復的贊美和對社會現實的揭示,反思了官場的黑暗與不公,以及人生的無常。同時,也表現出作者對天命的疑惑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
“已奏囊封墨尚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hén shī fù sì chéng èr shǒu
挽陳師復寺丞二首
yǐ zòu náng fēng mò shàng xīn, yòu xié xiù shū tà qián chén.
已奏囊封墨尚新,又攜袖疏榻前陳。
xiǎo chén yōu guó yán wú yǐn, xiān dì rú tiān xiào bù chēn.
小臣憂國言無隱,先帝如天笑不嗔。
què xià jǔ fān kōng tài xué, lù bàng wò zhé jǐ yí mín.
闕下舉幡空太學,路傍臥轍幾遺民。
yú rú wèi jiě tiān gōng yì, piān shòu tā rén yāo cǐ rén.
愚儒未解天公意,偏壽它人夭此人。
“已奏囊封墨尚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