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拋科舉尋初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久拋科舉尋初服”全詩
久拋科舉尋初服,不愿君王載后車。
里有學人來問字,朝無掌故就傳書。
新春農告西疇事,誰伴樗翁共荷鋤。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挽陳巖方隱君二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陳巖方隱君二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寫了作者長大后,陳巖方隱君已經過世多年,回顧與他的交往和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長魯申公數歲馀,
占天隨子百弓居。
久拋科舉尋初服,
不愿君王載后車。
里有學人來問字,
朝無掌故就傳書。
新春農告西疇事,
誰伴樗翁共荷鋤。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詠懷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已故的陳巖方隱君的思念和對自己的生活抱負的表達。
首句“長魯申公數歲馀”,表明陳巖方君已經離世多年。他是一個長壽的人,享年數十歲。這句描繪了他的人生經歷和歲月的長久。
第二句“占天隨子百弓居”,描繪了陳巖方君的生活情景。他擅長射箭,有許多弓箭,住在占天的地方。這一句表達了陳巖方君的技藝和他的居所。
接下來的兩句“久拋科舉尋初服,不愿君王載后車”,表達了作者自己的心情。他放棄了科舉考試,尋求官職,不愿意成為君王的隨從官員。這反映了作者不愿意追隨權貴,而是希望過一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下一句“里有學人來問字,朝無掌故就傳書”,描繪了作者與學者的交往。學者們來找作者請教字義,而朝廷里沒有官員能解答他們的問題,所以只能通過書信傳遞知識。這一句反映了作者對學術的關注和對知識的渴望。
最后兩句“新春農告西疇事,誰伴樗翁共荷鋤”,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的羨慕和對田園生活的向往。新春時節,農民們宣告開始耕作,而作者希望能和他們一起耕種土地,過上簡樸的田園生活。樗翁指的是田園詩人陶淵明,他以耕田為樂,這里作者用他來象征自己愿意過田園生活的心愿。
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通過對陳巖方君和自己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友人的思念和對自由自在田園生活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知識和學術的熱愛,以及對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價值觀,具有一定的思想內涵和審美價值。
“久拋科舉尋初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chén yán fāng yǐn jūn èr shǒu
挽陳巖方隱君二首
zhǎng lǔ shēn gōng shù suì yú, zhàn tiān suí zi bǎi gōng jū.
長魯申公數歲馀,占天隨子百弓居。
jiǔ pāo kē jǔ xún chū fú, bù yuàn jūn wáng zài hòu chē.
久拋科舉尋初服,不愿君王載后車。
lǐ yǒu xué rén lái wèn zì, cháo wú zhǎng gù jiù chuán shū.
里有學人來問字,朝無掌故就傳書。
xīn chūn nóng gào xī chóu shì, shuí bàn chū wēng gòng hé chú.
新春農告西疇事,誰伴樗翁共荷鋤。
“久拋科舉尋初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