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桃根與柳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為桃根與柳枝”全詩
棗本流傳容有偽,箋家穿鑿苦求奇。
偶全要領慚輕典,虛哎心肝悔少時。
澤畔累臣搔白首,孤吟不敢累親知。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答楊{上厸下廾}》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楊{上厸下廾}》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己一生忠孝之心發于詩,表達了不愿為了名利而背離忠孝之道的態度。同時,詩人也觸及到了文人墨客之間存在的虛浮和浮華的現象。
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
一生忠孝發于詩,
My 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are expressed through poetry,
不為桃根與柳枝。
Not for peach roots or willow branches.
棗本流傳容有偽,
The transmission of ancient books contains falsehoods,
箋家穿鑿苦求奇。
Scholars annotate and interpret them diligently, seeking novelty.
偶全要領慚輕典,
Occasionally, I grasp the essence but feel ashamed of my limited knowledge,
虛哎心肝悔少時。
Regretting my past when my heart was frivolous.
澤畔累臣搔白首,
By the side of the river, weary officials scratch their white hair,
孤吟不敢累親知。
I chant alone, not daring to burden my loved ones with my worries.
這首詩表達了劉克莊對忠孝的堅守和對詩歌的熱愛。他認為詩歌是表達自己忠孝之心的途徑,追求詩歌創作的真正意義,而不是為了追求名利和世俗的享受。他對于古代文獻中存在的偽作和注釋家們為了追求新奇而苦苦解讀的現象表示擔憂和不滿。
詩中還透露出詩人對自己知識水平的不足和渴望進一步學習的愿望。他意識到自己對于經典著作的理解還不夠深入,對于自己年少時的浮躁心態感到后悔。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忠孝與詩歌之間的選擇。他看到了周圍的官員們為了國家的憂患而苦思冥想,為公家勞苦一生,而自己則選擇了孤獨地吟詠詩篇,不愿給親人增添負擔。這表現了他對于忠孝之道的堅守,以及對于文人墨客身份的自覺和自省。
“不為桃根與柳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yáng shàng lín xià gǒng
答楊{上厸下廾}
yī shēng zhōng xiào fā yú shī, bù wéi táo gēn yǔ liǔ zhī.
一生忠孝發于詩,不為桃根與柳枝。
zǎo běn liú chuán róng yǒu wěi, jiān jiā chuān záo kǔ qiú qí.
棗本流傳容有偽,箋家穿鑿苦求奇。
ǒu quán yào lǐng cán qīng diǎn, xū āi xīn gān huǐ shǎo shí.
偶全要領慚輕典,虛哎心肝悔少時。
zé pàn lèi chén sāo bái shǒu, gū yín bù gǎn lèi qīn zhī.
澤畔累臣搔白首,孤吟不敢累親知。
“不為桃根與柳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