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勝聊換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勝聊換節”全詩
我行雖云蹇,偶勝聊換節。
上界浮中流,光響洞明滅。
晚禽曝霜羽,寒魚依石發。
自有無還心,隔波望松雪。
分類: 望仙人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弋陽溪中望仙人城》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弋陽溪中望仙人城
何草乏靈姿,無山不孤絕。
我行雖云蹇,偶勝聊換節。
上界浮中流,光響洞明滅。
晚禽曝霜羽,寒魚依石發。
自有無還心,隔波望松雪。
詩詞的中文譯文:
站在弋陽溪中遠望仙人城,
山上草木沒有靈動的姿態,
任何一座山都會讓人感到孤寂。
雖然我的步履有些艱難,
但偶爾取得勝利也值得慶賀。
忍血前行的上界浮在中流,
光影在洞穴中明滅變化。
傍晚的禽鳥在霜中曬著羽毛,
寒冷的魚兒依靠石頭發出聲音。
無論如何,我內心依然沒有回轉的思緒,
仰望波浪之間的松樹和白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站在弋陽溪中遠望仙人城的景象,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的感受和思考。
詩中的“何草乏靈姿,無山不孤絕”表達了作者對周圍山水景物的感觸,山中的草木缺乏生氣,而任何一座山都讓人感到孤寂。這種感受可能是因為作者自己的心境和處境所導致的,也可能是一種感慨人生的境地。
接著,詩中出現了“我行雖云蹇,偶勝聊換節”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堅持和努力。雖然步履艱難,但偶爾取得勝利也讓人感到欣喜,因此值得慶賀。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一些具體的景象,如“上界浮中流,光響洞明滅”、“晚禽曝霜羽,寒魚依石發”,通過對這些景象的描繪,增加了詩的生動和形象感。
最后,詩中出現了“自有無還心,隔波望松雪”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堅定和追求。無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作者依然堅守內心的信念,仰望波浪之間的松樹和白雪,寄托了對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整首詩雖然短小,但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內心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詩意深邃而流暢,給人以啟迪和共鳴。
“偶勝聊換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yáng xī zhōng wàng xiān rén chéng
弋陽溪中望仙人城
hé cǎo fá líng zī, wú shān bù gū jué.
何草乏靈姿,無山不孤絕。
wǒ xíng suī yún jiǎn, ǒu shèng liáo huàn jié.
我行雖云蹇,偶勝聊換節。
shàng jiè fú zhōng liú, guāng xiǎng dòng míng miè.
上界浮中流,光響洞明滅。
wǎn qín pù shuāng yǔ, hán yú yī shí fā.
晚禽曝霜羽,寒魚依石發。
zì yǒu wú hái xīn, gé bō wàng sōng xuě.
自有無還心,隔波望松雪。
“偶勝聊換節”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