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欲西南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欲西南沒”全詩
始從西南升,又欲西南沒。
全移河上影,暫透林間缺。
縱待三五時,終為千里別。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望初月簡于吏部》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望初月簡于吏部
泬寥中秋夜,坐見如鉤月。
始從西南升,又欲西南沒。
全移河上影,暫透林間缺。
縱待三五時,終為千里別。
中文譯文:
在寂寥的中秋之夜,坐見彎彎如鉤的月亮。
起初從西南升起,又渴望西南沉沒。
倒映在河上的月光完全,緩緩透露在樹林間的缺。
雖然等待了三五個時辰,最終還是要與千里之外別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中秋之夜望著月亮時的心境變化。一開始,他看到天空中升起一彎彎彎的月亮,心中充滿了歡喜。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月亮漸漸向西南方向傾斜,他開始感到失落和離別的憂傷。最后,無論他如何等待,最終還是要與自己思慕的遠方別離。
賞析:
這首詩結構簡潔明了,表達了作者眺望月亮時的情感變化。詩中用詞準確,描述了月亮彎曲的形態和變化。在寂靜的夜晚,月光映照在河面上,透過樹林間的縫隙,使整個景象更加富有詩意。作者通過描繪月亮逐漸西沉,表達了自己的離別之情。整首詩凝聚了中秋夜的靜謐和人們對遠方親人的思念,與讀者產生共鳴。
“又欲西南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àng chū yuè jiǎn yú lì bù
望初月簡于吏部
jué liáo zhōng qiū yè, zuò jiàn rú gōu yuè.
泬寥中秋夜,坐見如鉤月。
shǐ cóng xī nán shēng, yòu yù xī nán méi.
始從西南升,又欲西南沒。
quán yí hé shàng yǐng, zàn tòu lín jiān quē.
全移河上影,暫透林間缺。
zòng dài sān wǔ shí, zhōng wèi qiān lǐ bié.
縱待三五時,終為千里別。
“又欲西南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