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回新秋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回新秋影”全詩
鏡破似傾臺,輪斜同覆轍。
雖分上林桂,還照滄洲雪。
暫伴憔悴人,歸華耿不滅。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奉酬劉侍郎》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奉酬劉侍郎
幾回新秋影,璧滿蟾又缺。
鏡破似傾臺,輪斜同覆轍。
雖分上林桂,還照滄洲雪。
暫伴憔悴人,歸華耿不滅。
譯文:
奉還給劉侍郎
幾次新秋的月亮,像玉璧一樣圓滿,但也有塊缺損。
照妝臺的鏡子破裂了,傾斜了,也有輪子掉下。
盡管分布在上林的桂花樹上,仍照耀著滄洲上的雪。
暫時輔佐著一位消瘦的人,回到宮廷會恢復往昔的榮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顧況寫給劉侍郎的一首回贈詩。詩人以新秋的月亮為象征,展示了自然界事物的變化和破裂的意象,折射了人事的無常和坎坷。詩中的“璧滿蟾又缺”以及“鏡破似傾臺,輪斜同覆轍”等形象的描寫,以暗示著人世間的顛沛流離和起伏變動。
詩中的“上林桂”和“滄洲雪”都是唐代宮廷的象征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懷戀和懊悔之情。其中,“歸華耿不滅”一句,以暗示了詩人對過去昔日事物的失落和無法重現的遺憾。
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流逝時光和人事變遷的無奈和痛苦,以及對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希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宮廷象征的運用,詩人以比喻和隱喻的手法,傳達出深沉的情感和寓意。
“幾回新秋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chóu liú shì láng
奉酬劉侍郎
jǐ huí xīn qiū yǐng, bì mǎn chán yòu quē.
幾回新秋影,璧滿蟾又缺。
jìng pò shì qīng tái, lún xié tóng fù zhé.
鏡破似傾臺,輪斜同覆轍。
suī fēn shàng lín guì, hái zhào cāng zhōu xuě.
雖分上林桂,還照滄洲雪。
zàn bàn qiáo cuì rén, guī huá gěng bù miè.
暫伴憔悴人,歸華耿不滅。
“幾回新秋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