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有比丘隱絕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有比丘隱絕巔”全詩
僧稱功行幾如佛,樵說神通復近仙。
食少僅炊盈握米,身寒不掛半銖綿。
重巖風雨妨游陟,回眺蒼煙一惘然。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訪辟支巖絕頂二僧值雨》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訪辟支巖絕頂二僧值雨》是劉克莊所作的一首宋代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聞有比丘隱絕巔,
多年無跡下山前。
僧稱功行幾如佛,
樵說神通復近仙。
食少僅炊盈握米,
身寒不掛半銖綿。
重巖風雨妨游陟,
回眺蒼煙一惘然。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劉克莊訪問辟支巖絕頂上的兩位僧人的情景。詩人聽說有兩位比丘僧人隱居在絕頂之巔,多年來沒有下山的痕跡。一位僧人自稱修行成果幾乎與佛陀相當,而一位樵夫則說他們的神通能力近乎仙人。這些僧人食量很少,只需一碗飯就能充饑,身體寒冷卻不用掛上一絲棉衣。然而,陡峭的巖石、狂風和大雨阻礙了游覽和攀登的計劃,詩人回望時只能看到蒼煙一片,感到無限的惆悵。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和僧人的形象,以及對比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人們對修行者的仰慕與景仰,并反映了修行者在世俗之外的生活狀態。詩中的辟支巖絕頂是一個隱喻,象征著遙遠、高遠和超越塵世的境地。兩位僧人被描繪為具有超凡能力和超越世俗的修行者,他們的生活簡樸、苦行不輟,使人們感到敬畏和欽佩。詩人通過描繪他們的修行狀態和生活條件,表達了對他們精神境界的贊嘆和向往。
然而,詩中也暗示了修行者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陡峭的巖石、惡劣的天氣,以及無法實現愿望的障礙,都反映了修行道路上的艱辛和不易。詩人回望時所見的蒼煙,表現出他對修行者遙遠境地的向往和自己無法達到的遺憾之情。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僧人的形象和修行狀態,以及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超凡境界的向往和對修行者的景仰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修行之道的艱辛和難以企及的境地。
“聞有比丘隱絕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ǎng pì zhī yán jué dǐng èr sēng zhí yǔ
訪辟支巖絕頂二僧值雨
wén yǒu bǐ qiū yǐn jué diān, duō nián wú jī xià shān qián.
聞有比丘隱絕巔,多年無跡下山前。
sēng chēng gōng xíng jǐ rú fú, qiáo shuō shén tōng fù jìn xiān.
僧稱功行幾如佛,樵說神通復近仙。
shí shǎo jǐn chuī yíng wò mǐ, shēn hán bù guà bàn zhū mián.
食少僅炊盈握米,身寒不掛半銖綿。
zhòng yán fēng yǔ fáng yóu zhì, huí tiào cāng yān yī wǎng rán.
重巖風雨妨游陟,回眺蒼煙一惘然。
“聞有比丘隱絕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