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丘某水幾人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某丘某水幾人歸”全詩
壹死壹生群從少,某丘某水幾人歸。
即今秉燭游清夜,自古無繩擊夕暉。
莫憶宮門謝時服,海圖尚可補寒衣。
分類: 九日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壬子九日與群從子侄登烏石山用樊川韻》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壬子九日與群從子侄登烏石山用樊川韻》
朝代:宋代
作者:劉克莊
垂髫登巘捷于飛,
歲晚重來腳力微。
壹死壹生群從少,
某丘某水幾人歸。
即今秉燭游清夜,
自古無繩擊夕暉。
莫憶宮門謝時服,
海圖尚可補寒衣。
中文譯文:
年幼的我爬上險峻的山峰,輕捷地向上飛升,
歲月漸晚,再次攀登時腳步已微弱。
一人離世,一人降生,從前的伙伴們漸漸減少,
有些人回到了某個山丘,某個水邊。
如今我手持蠟燭在清夜中徜徉,
自古以來就沒有繩索可以捕捉夕陽。
不要懷念當年在皇宮門前的榮華富貴,
海圖仍然可以彌補寒冷的衣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在壬子年九月九日與一群從子侄一起登烏石山時所作。詩人以自己年幼時垂髫(即青少年)的身份登上險峻的山峰,形容自己輕捷地向上飛升。然而,歲月已經過去,詩人再次攀登山峰時已經年邁,腳步變得微弱,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無情。
詩中提到了壹死壹生,指的是有人去世,有人降生,以及群從的人逐漸減少。某丘某水表示詩人無法具體指明歸屬的地方,可能是表達了離散的感覺,以及人生的不確定性。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詩人如今手持蠟燭在清夜中游蕩的情景。自古以來,人們就沒有辦法用繩索捕捉夕陽,表達了時間的無法捕捉和流逝的意味。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態度。他勸告自己不要懷念過去在皇宮門前的富貴和光榮,而是應該面對現實,使用海圖來補充寒冷的衣衫。這里海圖可以理解為指導人生的智慧和方法,暗示了詩人對于人生的一種領悟和看法。
整首詩以個人經歷為線索,通過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抒發了詩人對于歲月的感慨和對現實的理性思考,體現出一種對于人生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追尋。
“某丘某水幾人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én zǐ jiǔ rì yǔ qún cóng zǐ zhí dēng wū shí shān yòng fán chuān yùn
壬子九日與群從子侄登烏石山用樊川韻
chuí tiáo dēng yǎn jié yú fēi, suì wǎn chóng lái jiǎo lì wēi.
垂髫登巘捷于飛,歲晚重來腳力微。
yī sǐ yī shēng qún cóng shǎo, mǒu qiū mǒu shuǐ jǐ rén guī.
壹死壹生群從少,某丘某水幾人歸。
jí jīn bǐng zhú yóu qīng yè, zì gǔ wú shéng jī xī huī.
即今秉燭游清夜,自古無繩擊夕暉。
mò yì gōng mén xiè shí fú, hǎi tú shàng kě bǔ hán yī.
莫憶宮門謝時服,海圖尚可補寒衣。
“某丘某水幾人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