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張至此尤宜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弓張至此尤宜弛”全詩
弓張至此尤宜弛,珠去安知不復回。
海上有艘堪致粟,洛中無篚勝生財。
泉人畢竟修何福,消得西山兩度來。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送真西山再鎮溫陵》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真西山再鎮溫陵》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父老香花夾路催,
朱幡那忍更徘徊。
弓張至此尤宜弛,
珠去安知不復回。
海上有艘堪致粟,
洛中無篚勝生財。
泉人畢竟修何福,
消得西山兩度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劉克莊送別真西山,再次前往溫陵的場景。父老們手持香花在路旁催促詩人離去,紅色的旗幟也不忍心再多停留。到了溫陵之后,詩人認為他的弓箭在這里放松下來更為合適,因為這里已經不再需要戰斗。珍貴的珠寶離開了人們,誰又能知道它是否會回來呢?海上有一艘船可以運送糧食,而在洛陽卻沒有篚(一種盛糧食的器具),說明洛陽的財富遠不及海上。最后,詩人思考修行者到底修了什么福報,才能多次來到西山。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送別的場景,展示了現實生活中的離別和思考。父老們催促詩人離去,表達了人們對他的期待和鼓勵,也反映了詩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使命感。朱幡的忍不忍心停留,象征著詩人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許。詩人認為在溫陵這個地方,他的弓箭應該放松下來,不再需要戰斗,這反映了他對和平的向往和對安定生活的渴望。珠寶離開了人們,讓人思考財富的流動和無常,也暗示著人們應該珍惜眼前的財富和機遇。海上有艘船可以運送糧食,而洛陽卻沒有篚,表達了海上的財富和繁榮勝過洛陽的富庶。最后,詩人思考修行者修來的福報,通過這個問題,引發人們對修行和福報的思考和探討。
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通過富有意象的描寫和對比,展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和思考。詩人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和平、財富和修行的思索,引發讀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同時,這首詩詞也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和別離的感慨,以及對生活中瞬息萬變的態度。
“弓張至此尤宜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ēn xī shān zài zhèn wēn líng
送真西山再鎮溫陵
fù lǎo xiāng huā jiā lù cuī, zhū fān nà rěn gèng pái huái.
父老香花夾路催,朱幡那忍更徘徊。
gōng zhāng zhì cǐ yóu yí chí, zhū qù ān zhī bù fù huí.
弓張至此尤宜弛,珠去安知不復回。
hǎi shàng yǒu sōu kān zhì sù, luò zhōng wú fěi shèng shēng cái.
海上有艘堪致粟,洛中無篚勝生財。
quán rén bì jìng xiū hé fú, xiāo de xī shān liǎng dù lái.
泉人畢竟修何福,消得西山兩度來。
“弓張至此尤宜弛”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