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散荒營吹戌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兵散荒營吹戌笛”全詩
笳簫有主安新葬,蓑笠無人墾廢田。
兵散荒營吹戌笛,僧從敗屋盧茶煙。
遙憐鐘阜諸峰好,閑鎖行宮九十年。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真州北山》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真州北山》是一首宋代劉克莊的詩詞,描述了真州北山的景象以及歷史背景。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真州北山》
憶昔胡兒入控弦,
官軍迎戰北山邊。
笳簫有主安新葬,
蓑笠無人墾廢田。
兵散荒營吹戌笛,
僧從敗屋盧茶煙。
遙憐鐘阜諸峰好,
閑鎖行宮九十年。
詩詞中的"真州北山"指的是真州(今江蘇省常州市)的北山地區。詩人回憶起過去,當時胡兒(指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官軍在北山邊迎戰。詩中描繪了一幅戰爭后的凄涼景象:笳簫聲中,有人為官軍殉葬,而那些蓑笠(指農民)卻沒有人去開墾廢棄的田地。兵士散去,荒廢的軍營里吹響戌笛,僧人從破敗的房屋中走出,爐中升起茶煙。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鐘阜(山名)和其他山峰的景色的遠望之情,行宮已經閑置了九十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北山地區的變遷,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荒涼。胡兒入侵和官軍的戰斗使得這片土地飽受戰火摧殘,廢棄的田地和荒廢的軍營成為凄涼景象的象征。詩中的笳簫聲和戌笛聲象征著戰爭的殘酷和悲哀,而僧人的出現則表達了對和平與寧靜的向往。最后兩句以鐘阜和其他山峰的景色作為詩人對未來的美好展望,但行宮的荒廢則讓人感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
整首詩以凄涼的景象和對和平的向往交織展示了戰爭對人們生活和土地的摧殘,同時也表達了對和平與寧靜的渴望。這首詩詞通過對戰爭與和平、荒涼與美好的對比,呈現出深刻的詩意和感人的意境。
“兵散荒營吹戌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 zhōu běi shān
真州北山
yì xī hú ér rù kòng xián, guān jūn yíng zhàn běi shān biān.
憶昔胡兒入控弦,官軍迎戰北山邊。
jiā xiāo yǒu zhǔ ān xīn zàng, suō lì wú rén kěn fèi tián.
笳簫有主安新葬,蓑笠無人墾廢田。
bīng sàn huāng yíng chuī xū dí, sēng cóng bài wū lú chá yān.
兵散荒營吹戌笛,僧從敗屋盧茶煙。
yáo lián zhōng fù zhū fēng hǎo, xián suǒ xíng gōng jiǔ shí nián.
遙憐鐘阜諸峰好,閑鎖行宮九十年。
“兵散荒營吹戌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