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龍圖是恕齋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龍圖是恕齋公”全詩
憑誰為請南山判,兩個道人爭一蓬。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丙寅贈月蓬道人》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丙寅贈月蓬道人》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孝肅以來風力少,
今龍圖是恕齋公。
憑誰為請南山判,
兩個道人爭一蓬。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當時的時局和一位名叫月蓬的道士。詩人提到自從孝宗皇帝統治以來,風氣逐漸衰落,人們對道德和禮儀的重視也減弱了。然而,如今有位名叫恕齋公的龍圖官員,他以其高尚的品德和修養而備受尊敬。在這樣的背景下,詩人提出了一個問題:誰有資格去請教南山的仙人來判定是非和事理呢?這里出現了兩個道士爭奪一蓬(一捆草)的情景,暗指現實中爭權奪利的斗爭。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時代風氣和人物形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道德風尚的憂慮和對權力斗爭的諷刺。孝肅是宋孝宗皇帝的年號,詩人以此來強調風氣逐漸衰落的問題。恕齋公則是一位具有高尚德行的官員,他的出現對詩人來說是一種反差,強調了他在當時社會的特殊地位。
詩人通過提問誰有資格請南山仙人來判定是非,暗示了道德標準的混亂和爭奪權力的現象。兩個道人爭奪一蓬的情節,象征著現實中的權力斗爭和爭奪資源的競爭。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詩人對當時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
這首詩詞在形式上采用了七絕的格律,每句四個字,押韻工整。通過簡明扼要的表達方式,詩人成功地傳遞了他對社會風氣的憂慮和對道德倫理的反思。整首詩詞以一種婉約的方式呈現了對權力斗爭和社會道德風尚的批判,展示了劉克莊的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思想。
“今龍圖是恕齋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ǐng yín zèng yuè péng dào rén
丙寅贈月蓬道人
xiào sù yǐ lái fēng lì shǎo, jīn lóng tú shì shù zhāi gōng.
孝肅以來風力少,今龍圖是恕齋公。
píng shuí wèi qǐng nán shān pàn, liǎng gè dào rén zhēng yī péng.
憑誰為請南山判,兩個道人爭一蓬。
“今龍圖是恕齋公”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