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歸來兩鬢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上歸來兩鬢絲”全詩
云山有態爭呈獻,天海無邊入指麾。
怪石遠從商舶至,名花多自別州移。
寄聲獨樂先生說,世事而今尚可為。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江上歸來兩鬢絲,
倒囊惟剩草堂貲。
云山有態爭呈獻,
天海無邊入指麾。
怪石遠從商舶至,
名花多自別州移。
寄聲獨樂先生說,
世事而今尚可為。
中文譯文:
從江邊歸來,發絲已有些斑白,
倒空的物袋里只剩下了簡樸的草堂。
云山之間有各自獨特的風姿,爭相展現自己,
遼闊的天海無邊無際,聽命于指揮。
奇特的石頭從遠方的商船運至此地,
有名的花朵多由其他州遷移而來。
寄予聲音,獨樂先生告訴我,
在這個世間,如今仍有可為之事。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表達了作者對世事的思考和對人生的理解。詩中以自然景物為背景,揭示了云山和天海的壯麗景色,以及怪石和名花的異域風情。通過這些描寫,作者反思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
作者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變化和遷移,暗喻了人生的變遷和流轉。歸來的江邊讓作者感嘆時光的流逝,他的發絲已有些斑白,而倒空的物袋則象征著物質的消逝。云山和天海的壯麗景色則表達了自然的廣闊和無邊,暗示人類的渺小和自然的無情。
怪石從遠方的商船運至此地,名花也由其他州遷移而來,這揭示了物質和文化的流動性。人生中的變遷和遷移,使得世事多變,但詩中的"世事而今尚可為"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樂觀態度,認為盡管世事瞬息萬變,但仍然值得去追求、去實踐。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基調,通過對云山、天海、怪石和名花的描繪,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流轉,以及對現實的樂觀態度。作者運用景物的變化和遷移,寓意了人生的變遷和物質文化的流動。詩中的"寄題李尚書秀野堂"則顯示了作者將這些思考和感悟寄寓于對李尚書秀野堂的題詞之中。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自然的壯麗和人生的哲理,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深沉思考。它讓人們思考自然與人生的關系,以及對現實的態度。通過與自然景物的對話,詩人傳達了對人生無常的認知,同時也表達了對盡管世事瞬息萬變,但仍然值得追求和堅持的樂觀信念。
“江上歸來兩鬢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tí lǐ shàng shū xiù yě táng yī shǒu
寄題李尚書秀野堂一首
jiāng shàng guī lái liǎng bìn sī, dào náng wéi shèng cǎo táng zī.
江上歸來兩鬢絲,倒囊惟剩草堂貲。
yún shān yǒu tài zhēng chéng xiàn, tiān hǎi wú biān rù zhǐ huī.
云山有態爭呈獻,天海無邊入指麾。
guài shí yuǎn cóng shāng bó zhì, míng huā duō zì bié zhōu yí.
怪石遠從商舶至,名花多自別州移。
jì shēng dú lè xiān shēng shuō, shì shì ér jīn shàng kě wèi.
寄聲獨樂先生說,世事而今尚可為。
“江上歸來兩鬢絲”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