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攜書借隙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小攜書借隙光”全詩
莫嫌茅舍曝朝日,猶勝板橋行曉霜。
藜杖久疏前閣老,桃花不記舊臺郎。
自慚道學工夫淺,晚卻逃儒入老莊。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少小攜書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莫嫌茅舍曝朝日,猶勝板橋行曉霜。
藜杖久疏前閣老,桃花不記舊臺郎。
自慚道學工夫淺,晚卻逃儒入老莊。
中文譯文:
年少時帶著書籍在光線透出的縫隙中借讀,夜晚常常晚睡早起,忙碌不停。
不要嫌棄茅舍曝曬朝陽,仍勝過在板橋上行走時受霜露之苦。
拄著藜杖久未見的前任閣老,桃花卻不懷念過去的官職。
自愧學問修養尚淺,晚年卻追求逍遙自在的老莊思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劉克莊寫給吳侍郎的回信,表達了他自身在學問修養上的自卑與追求自由的心態。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年少時借讀書籍的情景,通過隙光借讀書籍,展現了作者對知識的渴望和努力。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勤奮不息、忙碌努力的精神。
第三、四句表達了詩人不以簡陋的茅舍和朝陽的照射為嫌棄,反而將其與行走板橋時的霜露相比,認為自己的境況仍然勝過過去。這里作者通過對比,展示了他對自己生活環境的滿足和樂觀的態度。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學問修養的自卑感和對老莊思想的向往。他自愧道學修養不夠深厚,才晚年追求逍遙自在的老莊思想,此處透露出作者對自身學識的自謙與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展現了他對自己的自我評價和對逍遙自在的追求。通過對比和對自身境況的滿足,傳達了一種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體現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風貌。
“少小攜書借隙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ǐng zhāi wú shì láng zài hé yú sòng xíng jí jū hòu dì shī gè cì yùn
警齋吳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詩各次韻
shào xiǎo xié shū jiè xì guāng, xiāo mián cháng yàn qǐ cháng máng.
少小攜書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mò xián máo shè pù cháo rì, yóu shèng bǎn qiáo xíng xiǎo shuāng.
莫嫌茅舍曝朝日,猶勝板橋行曉霜。
lí zhàng jiǔ shū qián gé lǎo, táo huā bù jì jiù tái láng.
藜杖久疏前閣老,桃花不記舊臺郎。
zì cán dào xué gōng fū qiǎn, wǎn què táo rú rù lǎo zhuāng.
自慚道學工夫淺,晚卻逃儒入老莊。
“少小攜書借隙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