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伯豈能窮海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河伯豈能窮海若”全詩
渺茫直際九州外,洶涌常如八月時。
河伯豈能窮海若,靈胥僅可嚇吳兒。
惜無散發騎鯨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十五里沙》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五里沙》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五里沙》
只見如山白浪飛,
更堪動地黑風吹。
渺茫直際九州外,
洶涌常如八月時。
河伯豈能窮海若,
靈胥僅可嚇吳兒。
惜無散發騎鯨友,
共了南游一段奇。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闊的海洋景象。作者以雄渾的詞句表達了海浪翻滾、風浪激蕩的場景,形容海浪如山般奔騰而來,黑風狂吹震動大地。在視野之外,海的邊界似乎無法觸及,波濤洶涌如同八月的風景一般。
作者通過描繪海洋的龐大和磅礴之勢,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他將海洋比喻為汪洋浩渺的九州之外,海的邊界似乎遙不可及,而波濤的洶涌之勢就像是八月時分的景象,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和狂烈。
賞析:
這首詩詞以壯麗的景象和雄渾的語言描繪了海洋的浩渺和磅礴之美。作者通過豐富的形容詞和動詞,使詩中的海浪、風和景色顯得生動而有力量感。
詩中的"如山白浪飛"和"動地黑風吹"形象地描述了海浪的高漲和風的猛烈,給人一種震撼的感覺。而"渺茫直際九州外"和"洶涌常如八月時"則表達了無邊無際的海洋和洶涌澎湃的氣勢。
詩的后半部分提到了河伯和靈胥,以及作者與它們失去了交往的遺憾。河伯被認為是海洋之神,而靈胥則是海神的守護者。作者希望能夠與它們結交,但可惜未能實現,只能與騎鯨友人一同南游,共同領略南方旅行的奇妙之處。
整首詩以其雄渾的氣勢和豐富的意象,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景色和力量的贊美,并表達了對無法觸及的邊界和遺憾的思考。它通過生動的描繪,喚起讀者內心的共鳴,使人們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和人與自然之間的微妙關系。
“河伯豈能窮海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wǔ lǐ shā
十五里沙
zhī jiàn rú shān bái làng fēi, gèng kān dòng dì hēi fēng chuī.
只見如山白浪飛,更堪動地黑風吹。
miǎo máng zhí jì jiǔ zhōu wài, xiōng yǒng cháng rú bā yuè shí.
渺茫直際九州外,洶涌常如八月時。
hé bó qǐ néng qióng hǎi ruò, líng xū jǐn kě xià wú ér.
河伯豈能窮海若,靈胥僅可嚇吳兒。
xī wú sàn fà qí jīng yǒu, gòng le nán yóu yī duàn qí.
惜無散發騎鯨友,共了南游一段奇。
“河伯豈能窮海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