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陵將士天下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宛陵將士天下雄”全詩
已能輕險若平地,豈肯身為一家婦。
宛陵將士天下雄,一下定卻長稍弓。
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
盤旋風,撇飛鳥;
驚猿繞,樹枝褭。
頭上打鼓不聞時,手蹉腳跌蜘蛛絲。
忽雷掣斷流星尾,矐睒劃破蚩尤旗。
若不隨仙作仙女,即應嫁賊生賊兒。
中丞方略通變化,外戶不扃從女嫁。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險竿歌》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險竿歌》是唐代詩人顧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宛陵的女兒手持長竿,輕松地橫跨危險的山崖。她已經能夠像在平地上一樣輕松地面對險峻的環境,她怎么可能只是一個家庭的婦人呢?宛陵的將士在天下威震,他們只需一箭便能射中遠處的敵人。她騰躍、翻身,自由地奔馳,頭發在風中盤旋。像風一樣盤旋,像飛鳥一樣翱翔;像驚猿一樣繞樹枝嬉戲。即使頭上被打鼓聲震得耳朵聽不到,腳下也能避開蜘蛛絲而不跌倒。突然,閃電劃破流星的尾巴,迅速擊破蚩尤的旗幟。如果不愿隨仙人成為仙女,她寧愿嫁給賊寇,生下賊寇的孩子。中丞通曉變幻的策略,不執拗于門戶之見而嫁女兒。
詩意:
《險竿歌》以宛陵女兒為主人公,展示了她勇敢、果敢的形象。她手握長竿,輕松地跨越險峻的山崖,展現了她超越傳統女性角色的勇氣和智慧。詩中描述了她的身手敏捷、迅猛如風,象征著她的勇猛和自由。她不愿成為平凡的家庭婦女,寧愿選擇冒險和挑戰。詩人通過宛陵女兒的形象,表達了對女性堅強、獨立精神的贊美。
賞析:
《險竿歌》通過生動的描寫展示了宛陵女兒的英勇形象。她手持長竿,輕松地征服險峻的山崖,表現出她超越常人的能力和勇氣。詩人運用形象的比喻和象征,將宛陵女兒的形象與飛鳥、驚猿等自由自在的動物相聯系,突出了她的靈活和自由。詩中還描繪了她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堅定決心,展示了她不愿墨守成規、甘于平庸的態度。
整首詩通過對宛陵女兒形象的塑造,表達了對女性勇敢、堅強的贊美。詩人將傳統女性角色與勇武、冒險的形象結合,強調了女性獨立自主、勇于追求自由的精神。這首詩詞展示了唐代女性的自信和勇氣,也表達了對獨立女性的敬佩和鼓舞。
“宛陵將士天下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ǎn gān gē
險竿歌
wǎn líng nǚ ér bāi fēi shǒu, zhǎng gān héng kōng shàng xià zǒu.
宛陵女兒擘飛手,長竿橫空上下走。
yǐ néng qīng xiǎn ruò píng dì,
已能輕險若平地,
qǐ kěn shēn wéi yī jiā fù.
豈肯身為一家婦。
wǎn líng jiàng shì tiān xià xióng, yī xià dìng què zhǎng shāo gōng.
宛陵將士天下雄,一下定卻長稍弓。
fān shēn guà yǐng zì téng tà, fǎn wǎn tóu jì pán xuàn fēng.
翻身掛影恣騰蹋,反綰頭髻盤旋風。
pán xuàn fēng, piē fēi niǎo
盤旋風,撇飛鳥;
jīng yuán rào, shù zhī niǎo.
驚猿繞,樹枝褭。
tóu shàng dǎ gǔ bù wén shí, shǒu cuō jiǎo diē zhī zhū sī.
頭上打鼓不聞時,手蹉腳跌蜘蛛絲。
hū léi chè duàn liú xīng wěi, huò shǎn huá pò chī yóu qí.
忽雷掣斷流星尾,矐睒劃破蚩尤旗。
ruò bù suí xiān zuò xiān nǚ,
若不隨仙作仙女,
jí yīng jià zéi shēng zéi ér.
即應嫁賊生賊兒。
zhōng chéng fāng lüè tōng biàn huà, wài hù bù jiōng cóng nǚ jià.
中丞方略通變化,外戶不扃從女嫁。
“宛陵將士天下雄”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