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燈續細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香燈續細煙”全詩
松枝當麈尾,柳絮替蠶綿。
浮草經行遍,空花義趣圓。
我來雖為法,暫借一床眠。
分類: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酬揚州白塔寺永上人》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揚州白塔寺永上人
酬揚州白塔寺永上人,
塔上是何緣,香燈續細煙。
松枝當麈尾,柳絮替蠶綿。
浮草經行遍,空花義趣圓。
我來雖為法,暫借一床眠。
中文譯文:
答覆揚州白塔寺的永上人,
塔在何處,香燈飄出薄薄的煙霧。
松枝用來做獵麈的尾巴,柳絮代替蠶豆制作的絲綿。
水上的漂草經歷了千辛萬苦,空中的花朵傳達著無悔的心愿。
我來此地雖然是為了修行,暫時借宿一床眠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顧況所作,致答揚州白塔寺的永上人。詩人通過描繪寺廟中的景觀,表達了自己對佛法修行的向往和對僧侶生活的羨慕。
詩中塔上香燈細煙的描繪,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感覺。松枝當麈尾、柳絮替蠶綿,用自然界的物象來暗示修行的虔誠與純粹。浮草經行遍、空花義趣圓,意味著詩人對修行者們的稱贊和敬佩。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作為涉世之人,暫時寄宿寺廟,感受一下修行的滋味和寧靜的生活。雖然只是暫時的借宿,但詩人對佛法修行的向往和憧憬是真摯的。
整首詩以清新淡雅的筆觸描繪了揚州白塔寺的景致,表達了詩人對佛法的向往和對塵世生活的反思。通過對佛教文化的贊美和對修行者的崇敬,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寧靜與向往,并渴望得到一種心靈的凈化和超脫。這首詩傳遞了寧靜與純凈的信仰情懷,給人以思考和啟發。
“香燈續細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yáng zhōu bái tǎ sì yǒng shàng rén
酬揚州白塔寺永上人
tǎ shàng shì hé yuán, xiāng dēng xù xì yān.
塔上是何緣,香燈續細煙。
sōng zhī dāng zhǔ wěi, liǔ xù tì cán mián.
松枝當麈尾,柳絮替蠶綿。
fú cǎo jīng xíng biàn, kōng huā yì qù yuán.
浮草經行遍,空花義趣圓。
wǒ lái suī wèi fǎ, zàn jiè yī chuáng mián.
我來雖為法,暫借一床眠。
“香燈續細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