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人爭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與人爭鹿”全詩
遍參埋雪立,輕舉御風行。
鳴止三千歲,游觀數十城。
前篇方出喙,又報后篇成。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縱茟一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縱茟一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劉克莊。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縱茟一首
不與人爭鹿,常留客膾鯨。
遍參埋雪立,輕舉御風行。
鳴止三千歲,游觀數十城。
前篇方出喙,又報后篇成。
譯文:
不與人爭奪鹿,常留待客品嘗鯨肉。
遍參與埋藏雪中,輕輕舉起御風而行。
鳴叫聲響徹三千歲,游歷數十座城市。
前一篇剛剛吐出嘴巴,又傳來后一篇的完成。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謙遜和豁達的人物形象。作者表達了不與他人爭斗爭奪的態度,而是樂于招待客人,并且保持著與世無爭的心境。他以平和的姿態,像輕輕舉起風一樣自由自在地行走,無拘無束。詩中還涉及了時間的流轉和作者的游歷,在歲月的長河中,他不斷地游歷各個城市,積累了豐富的經歷和見聞。作者通過詩歌的形式,表達了自己積極向上、寬容開放的人生態度。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生活態度。通過不與他人爭斗爭奪的形象,表達了作者的謙遜和包容之心。他將自己比作不爭斗的鹿,喜歡留待客人品嘗鯨肉,展現出他樂于與人分享和待人親切的品質。詩中的“遍參埋雪立,輕舉御風行”形象生動地描述了作者自由自在的行走姿態,表達了他超然物外、不受拘束的心態。而“鳴止三千歲,游觀數十城”則展示了作者游歷的廣闊和經歷的豐富,使得詩中的形象更加豐滿生動。
最后兩句“前篇方出喙,又報后篇成”,表達了作者一篇接一篇的寫作心境,前一篇剛剛完成,后一篇又在報到,顯示了作者對創作的持續追求和不斷進步的態度。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豁達寬容、不爭斗的精神風貌,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經歷和創作的追求,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啟示和思考。
“不與人爭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òng yù yī shǒu
縱茟一首
bù yú rén zhēng lù, cháng liú kè kuài jīng.
不與人爭鹿,常留客膾鯨。
biàn cān mái xuě lì, qīng jǔ yù fēng xíng.
遍參埋雪立,輕舉御風行。
míng zhǐ sān qiān suì, yóu guān shù shí chéng.
鳴止三千歲,游觀數十城。
qián piān fāng chū huì, yòu bào hòu piān chéng.
前篇方出喙,又報后篇成。
“不與人爭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