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惠州耆舊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與惠州耆舊說”全詩
誰與惠州耆舊說,可無抔土覆朝云。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六如亭》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如亭》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劉克莊。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吳兒解記真娘墓,
杭俗猶存蘇小墳。
誰與惠州耆舊說,
可無抔土覆朝云。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在六如亭中,吳兒(指南宋文學家和詞人吳文英)解讀記憶中真娘的墓,而杭俗(指杭州的風俗)仍然保留著蘇小墳(指蘇軾的墳墓)。詩人詢問誰能與惠州的老友們分享這一情景,問是否不再有人將土覆蓋在朝云(對生命的象征)之上。
賞析:
這首詩詞以六如亭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生命的深思。吳兒解記真娘墓,表明吳文英在六如亭中解讀記憶中真娘的墓碑,這種對逝去的人的緬懷和追憶是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表達。接著,詩人提到杭俗猶存蘇小墳,指出杭州的風俗仍然保留著蘇軾的墳墓,表達了詩人對蘇軾的敬仰和對文學傳統的珍視。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問誰能與惠州的老友們分享這一情景,這里的惠州可能是指詩人的家鄉,表示詩人希望能夠與老友們一起分享這種懷舊之情。而最后一句"可無抔土覆朝云",意味著詩人希望自己的生命不會像朝云那樣短暫而輕易消失,希望有人能將土覆蓋在他的身上,延續他的存在。
整首詩詞以六如亭為背景,通過描繪墓碑、墳墓等象征物體,表達了作者對逝去的人和過去的故事的思念和回憶,同時也反映了他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對延續存在的渴望。這首詩詞充滿了離別與懷舊的情感,通過對家鄉和文學傳統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和自我存在的深刻思索。
“誰與惠州耆舊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rú tíng
六如亭
wú ér jiě jì zhēn niáng mù, háng sú yóu cún sū xiǎo fén.
吳兒解記真娘墓,杭俗猶存蘇小墳。
shuí yǔ huì zhōu qí jiù shuō, kě wú póu tǔ fù zhāo yún.
誰與惠州耆舊說,可無抔土覆朝云。
“誰與惠州耆舊說”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仄韻) 入聲九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