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說帛書來汝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見說帛書來汝洛”全詩
金臺有命終須筑,鐵硯無功亦且磨。
見說帛書來汝洛,又傳氈帳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機會,吾子南歸意若何。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鄭寧示邊報走筆戲贈》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鄭寧示邊報走筆戲贈》是宋代劉克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曾客嫖姚與伏波,
慣騎生馬擁雕戈。
金臺有命終須筑,
鐵硯無功亦且磨。
見說帛書來汝洛,
又傳氈帳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機會,
吾子南歸意若何。
詩意:
這首詩詞以邊疆將士鄭寧致辭告別的形式表達了詩人的思考和感慨。詩人劉克莊通過描繪鄭寧的軍旅生涯和對將士生活的思考,表達了對邊疆守護者的敬意和對戰爭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曾客嫖姚與伏波,慣騎生馬擁雕戈”開頭,描述了鄭寧作為將軍的過去經歷,曾經參與過與嫖姚、伏波等敵方的戰斗,習慣于騎著生龍活虎的戰馬,手握雕飾華麗的戰戈。
接下來的兩句“金臺有命終須筑,鐵硯無功亦且磨”,表達了鄭寧對自己未來的期望和思考。金臺指的是皇帝的御階,有命讓他筑臺,意味著他受到皇帝的重用,但他認為只有實際的建功立業才有意義,而鐵硯代表文官的功名,他認為雖然自己沒有在文職上取得成就,但也不會因此而放棄努力。
接下來的兩句“見說帛書來汝洛,又傳氈帳迫淮河”,描述了鄭寧在邊疆的生活和戰斗的緊張情景。帛書和氈帳分別代表文書和戰爭,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展現了邊疆將士的艱辛和危險。
最后兩句“只今西北多機會,吾子南歸意若何”,詩人通過這兩句表達了對鄭寧的詢問和思考。西北多機會意味著戰爭在邊疆依然存在,吾子南歸則是對鄭寧歸鄉的期盼和問詢。
整首詩詞通過描寫邊疆將士的生活、戰斗和思考,表達了對他們的敬意和對戰爭的思考。展現了邊疆將士的堅韌和忠誠,同時也反映了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和無奈。
“見說帛書來汝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èng níng shì biān bào zǒu bǐ xì zèng
鄭寧示邊報走筆戲贈
céng kè piáo yáo yǔ fú bō, guàn qí shēng mǎ yōng diāo gē.
曾客嫖姚與伏波,慣騎生馬擁雕戈。
jīn tái yǒu mìng zhōng xū zhù, tiě yàn wú gōng yì qiě mó.
金臺有命終須筑,鐵硯無功亦且磨。
jiàn shuō bó shū lái rǔ luò, yòu chuán zhān zhàng pò huái hé.
見說帛書來汝洛,又傳氈帳迫淮河。
zhǐ jīn xī běi duō jī huì, wú zi nán guī yì ruò hé.
只今西北多機會,吾子南歸意若何。
“見說帛書來汝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