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靄靄曈曈江溢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靄靄曈曈江溢曉”全詩
送君初出揚州時,靄靄曈曈江溢曉。
作者簡介(顧況)

顧況(約727—約815)字逋翁,號華陽真逸(一說華陽真隱),晚年自號悲翁,漢族,蘇州海鹽橫山人(今在浙江海寧境內),唐代詩人、畫家、鑒賞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貶饒州司戶參軍。晚年隱居茅山。
《五兩歌送張夏》顧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五兩歌送張夏》
作者:顧況
竿頭五兩風褭褭,
水上云帆逐飛鳥。
送君初出揚州時,
靄靄曈曈江溢曉。
中文譯文:
江邊的竿頭微風拂動,
湖面上的云帆追逐飛鳥。
送你離開揚州的時候,
江面的霧靄籠罩著曉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顧況在唐代寫的,以描寫江南水鄉揚州的美景為主題。詩中描述了離別時刻的動人景象。
詩的開頭寫道,“竿頭五兩風褭褭”,竿頭指的是江邊碧綠的竹竿,五兩表示竹竿的尺寸大小。風婉轉輕柔,使得竹竿輕輕擺動,給人一種和風拂面的感覺。
接著,詩人描述了湖面上的云帆追逐飛鳥的景象。這里的云帆可以理解為船帆,飛鳥可以類比為遠行的人。云帆行駛在湖面上,追逐著飛鳥,寓意著離別者的旅途將遙遙無窮,令人感到離別之情的無奈和惋惜。
詩的后兩句寫道送行的情景,詩人送行的目光隨著遠去的人一起掃過揚州的風物。這時,江面被靄靄霧氣籠罩,迎接著曈曈日光的照耀。靄靄曈曈形容著朦朧的景象,給人一種溫柔的感覺。
整首詩形象生動地描繪了離別時刻的江南水鄉景色,表達了詩人對離別者的思念和祝福,展現了唐代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感和熱愛。
“靄靄曈曈江溢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liǎng gē sòng zhāng xià
五兩歌送張夏
gān tóu wǔ liǎng fēng niǎo niǎo, shuǐ shàng yún fān zhú fēi niǎo.
竿頭五兩風褭褭,水上云帆逐飛鳥。
sòng jūn chū chū yáng zhōu shí, ǎi ǎi tóng tóng jiāng yì xiǎo.
送君初出揚州時,靄靄曈曈江溢曉。
“靄靄曈曈江溢曉”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