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自修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知自修身”全詩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聲日可湮。
修身無不至,令問日益振。
鏡與言何尤,見忌不見親。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偶作》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作》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女丑忌明鏡,不知自羞人。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羞人不出前,丑聲日可湮。
修身無不至,令問日益振。
鏡與言何尤,見忌不見親。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女性和男性的不同特點和價值觀,并探討了修身與外貌、言行之間的關系。詩人通過女丑和士丑的對比,表達了一種對于外貌和言行的態度和觀點。
賞析:
這首詩詞由四個對偶的句子構成,每個句子都以"忌"字開頭,呈現了女丑和士丑的相似之處。女丑和士丑分別代表了女性和男性的形象。
首句"女丑忌明鏡,不知自羞人",表達了女性對于自身外貌的敏感和自卑。女丑忌明鏡,意味著女性害怕照鏡自照,不愿意直面自己的容貌,甚至對自己感到羞愧。
第二句"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則表達了男性對于自己言行的忌諱。士丑忌公言,意味著男性害怕發表言論,不愿修身養性,缺乏修養和自省。
接下來的兩句"羞人不出前,丑聲日可湮。修身無不至,令問日益振",強調了修身的重要性。羞人不出前,指的是女性不敢出門見人,而丑聲日可湮,則意味著男性不受人尊重和認同。而修身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本之道,只有通過修身養性,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處境和聲譽。
最后一句"鏡與言何尤,見忌不見親",強調了外貌和言行的相對重要性。詩人認為鏡與言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卻指出了人們對于外貌的忌諱卻忽視了言行的影響。見忌不見親,則意味著人們更加注重表面的形象,而忽視了真正的親近和交流。
整首詩詞通過女丑和士丑的對比,揭示了社會上對于外貌和言行的不同態度和偏見。詩人倡導通過修身來改變自己的形象和地位,同時也呼吁人們要真正關注內在的品質和修養,而不僅僅注重外表的評價。
“不知自修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偶作
nǚ chǒu jì míng jìng, bù zhī zì xiū rén.
女丑忌明鏡,不知自羞人。
shì chǒu jì gōng yán, bù zhī zì xiū shēn.
士丑忌公言,不知自修身。
xiū rén bù chū qián, chǒu shēng rì kě yān.
羞人不出前,丑聲日可湮。
xiū shēn wú bù zhì, lìng wèn rì yì zhèn.
修身無不至,令問日益振。
jìng yǔ yán hé yóu, jiàn jì bú jiàn qīn.
鏡與言何尤,見忌不見親。
“不知自修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