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事荒涼冕易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事荒涼冕易悲”全詩
秋來寡婦尤勤織,誰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顏隨節換,空看落葉倚風飛。
從來最是悲秋者,況是悲秋客未歸。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悲秋》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悲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悲秋
歲事荒涼冕易悲,
西風日夜弄寒威。
秋來寡婦尤勤織,
誰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顏隨節換,
空看落葉倚風飛。
從來最是悲秋者,
況是悲秋客未歸。
譯文:
秋天的事物荒涼,變故令人悲傷,
西風吹過日夜間不斷帶來寒意。
秋天來臨,寡婦們尤其勤于織布,
因為她們的丈夫還未歸來,誰來給她們做衣物呢。
我常常擔憂自己衰老的容顏會隨著季節的變遷而改變,
只能空看著落葉被風吹飛。
從古至今最悲傷的季節當屬秋天,
更何況是悲秋的游子還未歸來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寞而悲傷的秋天景象,以及在這個季節中一位未歸的游子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秋天的冷寂、西風的凜冽、落葉的飄散等意象,表達了自己對季節變遷和離別的憂傷之情。
詩中的寡婦象征了等待歸來的人們,她們勤于織布,希望能為遠行的親人做衣物,展示了他們對歸鄉的期盼和思念之情。而詩人自己則常常擔憂自己衰老的容顏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他只能無助地看著落葉隨風飄散,表達了對逝去時光的無奈和追憶之情。
整首詩通過對秋天景象的描繪和對離別的思念,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悲傷和孤獨,以及對時光流轉不息、人事易變的感慨。這種對秋天的悲傷和對未歸的游子的思念,與詩人自身的情感融為一體,使整首詩詞充滿了濃厚的憂傷情調,展示了王令對人事無常、歲月易逝的深切感受。
“歲事荒涼冕易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ēi qiū
悲秋
suì shì huāng liáng miǎn yì bēi, xī fēng rì yè nòng hán wēi.
歲事荒涼冕易悲,西風日夜弄寒威。
qiū lái guǎ fù yóu qín zhī, shuí shì xíng rén wèi yǒu yī.
秋來寡婦尤勤織,誰是行人未有衣。
cháng kǒng shuāi yán suí jié huàn, kōng kàn luò yè yǐ fēng fēi.
常恐衰顏隨節換,空看落葉倚風飛。
cóng lái zuì shì bēi qiū zhě, kuàng shì bēi qiū kè wèi guī.
從來最是悲秋者,況是悲秋客未歸。
“歲事荒涼冕易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