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令天作海門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令天作海門山”全詩
只有此中宜曠望,誰令天作海門山。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金山》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金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金山馬蹄行遍九州,無處尋覓歡娛的笑顏。只有此地才適宜遠眺,誰讓上天創造海門山。
譯文:
黃金般的山巒,馬蹄行走遍歷九州大地,卻無法找到歡樂的笑顏。唯有此地適宜遠眺,是上天創造了海門山。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壯麗的景色,以及詩人對此景的感慨與思考。詩中提到的金山指的是海門山,它是位于浙江寧波海寧市的一座山脈,因其山巖呈現金黃色而得名。詩人通過馬蹄行遍九州的描寫,強調了自己游歷過廣闊的大地,卻無法找到真正的歡樂。然而,唯有海門山的壯麗景色能夠帶給詩人寧靜和心靈的撞擊。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金山的描繪,展現了壯麗山水所帶來的震撼和美感。詩人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歡樂的追求和人生的思考。詩中的馬蹄行盡九州閑,無處歡娛得破顏,表達了詩人對世俗歡樂的厭倦和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而海門山的景色則被詩人視為獨特而宜人的地方,是他追求心靈寄托和寧靜的所在。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刻畫了金山的壯麗景色和詩人的情感體驗,給人以深遠的思考和共鳴。它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對歡樂的思考以及對內心深處追求的渴望。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自然美的力量,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以及尋找內心寧靜的重要性。
“誰令天作海門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 shān
金山
mǎ tí xíng jǐn jiǔ zhōu xián, wú chǔ huān yú dé pò yán.
馬蹄行盡九州閑,無處歡娛得破顏。
zhǐ yǒu cǐ zhōng yí kuàng wàng, shuí lìng tiān zuò hǎi mén shān.
只有此中宜曠望,誰令天作海門山。
“誰令天作海門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