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徒駕驪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從徒駕驪駒”全詩
癯癯閉門人,簟席自卷舒。
高枝就遠冠,曲枝掛裳裾。
還來從此息,臥視詩與書。
桓桓門外客,從徒駕驪駒。
不知來何聞,乃肯顧我閭。
呼兒往應門,謂言出在涂。
非我敢厭客,非客與我疏。
以予拙語言,無以得客娛。
一不當客意,恐與世患俱。
不如兩相忘,何能效紛如。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簡朱元弼》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簡朱元弼》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只有懷念庭院下的樹木,陰影已經鋪滿了一天。
瘦弱的我關上門,席子和褥子自己卷起舒展。
高高的枝條上掛滿了遙遠的冠冕,彎曲的枝條上掛著衣裳。
回來后就靜下心來,躺著觀賞詩書。
門外熱鬧的客人,坐在馬車上。
不知道他們聽到了什么消息,竟然肯顧及我這個普通百姓。
叫兒子去開門,告訴他們說我在涂地外。
并不是我不喜歡客人,也不是客人與我疏遠。
因為我的拙劣言辭,無法取悅客人。
我不符合客人的期望,擔心會引來世間的煩惱。
不如互相忘卻,避免紛爭的發生。
詩意:
這首詩以夏日平靜的生活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王令對自然、寧靜和淡泊的向往。詩中描繪了庭院中的樹木和陰影,以及詩人自己的閉門自守。詩人感嘆自己的平凡和拙劣,無法以言語取悅客人,但他并不厭惡客人,也不希望與客人疏遠。最后,詩人提出了避免紛爭的建議,希望雙方相互忘卻,以和平共處。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平靜的夏日景象,通過對自然和個人情感的表達,傳遞了一種淡泊寧靜的生活態度。詩人通過對庭院樹木、自己閉門自守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追求寧靜和獨處的渴望。詩中的客人形象與詩人形成鮮明對比,客人熱鬧而喧囂,而詩人則希望遠離這種喧囂,將自己的生活過得簡單而安靜。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拙劣和無法取悅客人的困擾,但也表達了自己不厭惡客人的態度。最后,詩人提出了忘卻紛爭的建議,表達了對和平相處的向往。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將自然景物、個人情感和社交關系融合在一起,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和對和平共處的渴望,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情感內涵。
“從徒駕驪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píng jū fèng jì cuī bó yì jiān jiǎn zhū yuán bì
夏日平居奉寄崔伯易兼簡朱元弼
wéi wǔ tíng xià shù, yīn yǐng rì yǐ fū.
惟憮庭下樹,陰影日已敷。
qú qú bì mén rén, diàn xí zì juǎn shū.
癯癯閉門人,簟席自卷舒。
gāo zhī jiù yuǎn guān, qū zhī guà shang jū.
高枝就遠冠,曲枝掛裳裾。
hái lái cóng cǐ xī, wò shì shī yǔ shū.
還來從此息,臥視詩與書。
huán huán mén wài kè, cóng tú jià lí jū.
桓桓門外客,從徒駕驪駒。
bù zhī lái hé wén, nǎi kěn gù wǒ lǘ.
不知來何聞,乃肯顧我閭。
hū ér wǎng yìng mén, wèi yán chū zài tú.
呼兒往應門,謂言出在涂。
fēi wǒ gǎn yàn kè, fēi kè yǔ wǒ shū.
非我敢厭客,非客與我疏。
yǐ yǔ zhuō yǔ yán, wú yǐ dé kè yú.
以予拙語言,無以得客娛。
yī bù dàng kè yì, kǒng yǔ shì huàn jù.
一不當客意,恐與世患俱。
bù rú liǎng xiāng wàng, hé néng xiào fēn rú.
不如兩相忘,何能效紛如。
“從徒駕驪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