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不聞父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不聞父翁”全詩
謂言古之人,學不求世功。
以其明智余,施與天下同。
能知學為身,自不恤窮通。
童子顧我笑,是言得無蒙。
斯道使可遵,曾不聞父翁。
謂言童子歸,益自謀厥躬。
吾不能爾言,亦不必爾從。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學子》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學子》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瑣瑣來學子,從我問古風。
孜孜不倦地前來學習的學子們,聽我問古代的風尚。
謂言古之人,學不求世功。
我說古代的人,他們學習并非為了追求世俗的功名。
以其明智余,施與天下同。
因為他們有著超越常人的智慧,將自己的學識回饋給天下眾人。
能知學為身,自不恤窮通。
他們明白學習是為了修身養性,而不是為了追逐財富和名利。
童子顧我笑,是言得無蒙。
年輕的學子們回頭望著我微笑,表示他們理解我的話語并沒有被蒙蔽。
斯道使可遵,曾不聞父翁。
這是一條可供追隨的道路,即使從未聽聞過父輩長輩的言教。
謂言童子歸,益自謀厥躬。
我告訴年輕的學子們回去后要更加努力,為自己謀求更好的前途。
吾不能爾言,亦不必爾從。
我無法將自己的言語傳授給你們,你們也無需完全追隨我的意見。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學子們的贊賞和鼓勵,他認為真正的學習應該是為了修身養性,而不是追求功名利祿。作者通過古人的智慧和道德操守來啟發學子們,告訴他們要追隨這條道路,不必受世俗的迷惑。作者對年輕的學子們的笑容表示他們理解了這些道理,并且會在回去后更加努力學習,為自己的未來謀求更好的發展。詩詞最后表達了作者對學子們的尊重,認為他們有自己的思考和選擇權,不必完全追隨他的意見。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含蓄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真正學習的理解和學子們的鼓勵。
“曾不聞父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é zǐ
學子
suǒ suǒ lái xué zǐ, cóng wǒ wèn gǔ fēng.
瑣瑣來學子,從我問古風。
wèi yán gǔ zhī rén, xué bù qiú shì gōng.
謂言古之人,學不求世功。
yǐ qí míng zhì yú, shī yǔ tiān xià tóng.
以其明智余,施與天下同。
néng zhī xué wèi shēn, zì bù xù qióng tōng.
能知學為身,自不恤窮通。
tóng zǐ gù wǒ xiào, shì yán dé wú méng.
童子顧我笑,是言得無蒙。
sī dào shǐ kě zūn, céng bù wén fù wēng.
斯道使可遵,曾不聞父翁。
wèi yán tóng zǐ guī, yì zì móu jué gōng.
謂言童子歸,益自謀厥躬。
wú bù néng ěr yán, yì bù bì ěr cóng.
吾不能爾言,亦不必爾從。
“曾不聞父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