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水田疇思貨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被水田疇思貨種”全詩
民氓墮窳懷寬政,吏士因循倚近親。
被水田疇思貨種,經冬鰥寡待周貧。
想今愈有江湖興,亦欲同君一釣綸。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送介甫行畿縣》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介甫行畿縣》是宋代詩人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廄牧三年厭苦頻,
況令持斧似行春。
民氓墮窳懷寬政,
吏士因循倚近親。
被水田疇思貨種,
經冬鰥寡待周貧。
想今愈有江湖興,
亦欲同君一釣綸。
詩意:
這首詩詞以送別介甫離開畿縣為題材,通過描繪當時的社會現象和表達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社會不公與官員貪污腐敗現象的批判。
賞析:
詩的開篇寫道:“廄牧三年厭苦頻,況令持斧似行春。”這里的“廄牧”指的是駐守在馬廄和牧場的官員,他們三年來頻繁地感到厭倦和痛苦,而王令則以持斧的形象來比喻自己,表示他像春天一樣到處行走。這一句意味深遠,既表達了王令對官員們腐敗生活的不滿,也表達了他對自己追求藝術和自由的態度。
接下來,詩中寫道:“民氓墮窳懷寬政,吏士因循倚近親。”這兩句暗示了社會的墮落和官員的腐敗。民眾因為官員的腐敗而懷疑寬政的可能性,而吏士們則因為親近權貴而安于現狀。
然后,詩中描述了被水田疇思貨種,經過冬天的艱難,鰥寡等待著周濟的貧困。這部分描寫了普通民眾的困苦生活和對于政府的期待與希望。
最后兩句:“想今愈有江湖興,亦欲同君一釣綸。”表達了王令對當時社會潮流的看法,他希望能夠與介甫一起享受江湖的繁榮,一起垂釣綸魚,這里的垂釣綸魚也可以理解為追求自由和寧靜的象征。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現象的描繪和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表達,表達了對當時社會不公和官員腐敗現象的批判,以及對自由和藝術追求的渴望。
“被水田疇思貨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è fǔ xíng jī xiàn
送介甫行畿縣
jiù mù sān nián yàn kǔ pín, kuàng lìng chí fǔ shì xíng chūn.
廄牧三年厭苦頻,況令持斧似行春。
mín máng duò yǔ huái kuān zhèng, lì shì yīn xún yǐ jìn qīn.
民氓墮窳懷寬政,吏士因循倚近親。
bèi shuǐ tián chóu sī huò zhǒng, jīng dōng guān guǎ dài zhōu pín.
被水田疇思貨種,經冬鰥寡待周貧。
xiǎng jīn yù yǒu jiāng hú xìng, yì yù tóng jūn yī diào lún.
想今愈有江湖興,亦欲同君一釣綸。
“被水田疇思貨種”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