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計無自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計無自存”全詩
夫豈必可召,役以食乃爾。
令吾曷為悲,人而雞犬為。
自計無自存,西山謝夷齊。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呼雞》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呼雞》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王令。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呼雞,
雞聽呼聲便前來;
犬嗾,
犬聽嗾聲便停止。
夫豈必須呼喚才能召喚,
只因為要侍奉我們而給予食物。
我為何而悲傷,
人類居然被雞和犬支配。
自認為有自主權的存在,
卻只是西山的謝夷齊。
詩意和賞析:
《呼雞》這首詩詞雖然內容簡潔,但通過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的自由意志和尊嚴的思考和擔憂。
詩中的雞和犬被呼喚和驅使,它們聽從主人的召喚和指揮。雞和犬代表了人類社會中被支配和操控的角色,而人類自身則因此而失去了獨立自主的地位。
詩人對于這種現象感到悲傷和痛苦,他在思考人類是否真的擁有自由意志和自主權。他認為,人們自以為是獨立思考、自主決策的個體,卻實際上在社會中受著各種限制和束縛,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最后兩句“自計無自存,西山謝夷齊”,表達了詩人自我反省的情感。詩人認為自己的存在只是一種自我幻覺,他對于人類社會的現實感到無奈和無力改變,只能像西山的謝夷齊一樣默默地接受。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文字和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思考,傳達了作者對人類自由和尊嚴的思考和擔憂。它呈現了一種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自我反省,反映了宋代社會中人們的思想和情感。
“自計無自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ū jī
呼雞
jī hū jī lái qián, quǎn sǒu quǎn zhì zhǐ.
雞呼雞來前,犬嗾犬至止。
fū qǐ bì kě zhào, yì yǐ shí nǎi ěr.
夫豈必可召,役以食乃爾。
lìng wú hé wèi bēi, rén ér jī quǎn wèi.
令吾曷為悲,人而雞犬為。
zì jì wú zì cún, xī shān xiè yí qí.
自計無自存,西山謝夷齊。
“自計無自存”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