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非夫子欲誰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茍非夫子欲誰明”全詩
叢棘敢思丹鳳至,寸筳慚叩巨鐘鳴。
須知奔競浮榮路,未若喧傳不朽聲。
此道固為流俗笑,茍非夫子欲誰明。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再次元韻答幾道》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次元韻答幾道》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塵囂擺落到鴻冥,
始見當時遁世英。
叢棘敢思丹鳳至,
寸筳慚叩巨鐘鳴。
須知奔競浮榮路,
未若喧傳不朽聲。
此道固為流俗笑,
茍非夫子欲誰明。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現實世俗的厭倦和對遁世境界的向往。作者認為塵囂紛擾只是暫時的,而真正高尚的人物應該選擇遁世。作者勉勵自己要像傳說中的鳳凰那樣,敢于在叢棘密布的世間追求卓越。他自愧不如,只能以微不足道的寸筳(古代測量時間的儀器)恭敬地敲擊巨鐘。作者認為人們應該明白,追逐名利的道路雖然喧囂浮華,卻不如追求不朽的聲音。這種遁世的境界被世俗所嘲笑,只有真正理解的人才能領悟其中的價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塵囂世俗和遁世境界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虛浮世界的厭倦和對清靜高潔的追求。他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不是外界的喧嘩和浮華,而是內心不朽的追求和追尋。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通過丹鳳和巨鐘的形象,突出了作者內心的渺小和對理想境界的渴望。
該詩表達了宋代士人對世俗的矛盾心態和對超脫塵囂的追求。它反映了當時社會風氣的某種困境與思考,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和對高尚理想的向往。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傳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并引發讀者對人生價值和追求的思考。
“茍非夫子欲誰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cì yuán yùn dá jǐ dào
再次元韻答幾道
chén xiāo bǎi luò dào hóng míng, shǐ jiàn dāng shí dùn shì yīng.
塵囂擺落到鴻冥,始見當時遁世英。
cóng jí gǎn sī dān fèng zhì, cùn tíng cán kòu jù zhōng míng.
叢棘敢思丹鳳至,寸筳慚叩巨鐘鳴。
xū zhī bēn jìng fú róng lù, wèi ruò xuān chuán bù xiǔ shēng.
須知奔競浮榮路,未若喧傳不朽聲。
cǐ dào gù wèi liú sú xiào, gǒu fēi fū zǐ yù shuí míng.
此道固為流俗笑,茍非夫子欲誰明。
“茍非夫子欲誰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