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句整以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句整以雅”全詩
標韻樂天淳,不肯外禮假。
所居遠城市,絕俗就閑暇。
崗崖道路惡,亦為佳客下。
余雖昔所聞,相見今乃乍。
愛期語言好,超絕忽世跨。
馬舁就其居,燈火共清夜。
惜不見其壯,已老吁呵訝。
高才可施用,售世嗟無價。
臨別更何論,共是忘言者。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贈廬山者居訥》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廬山者居訥》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納公匡廬老,
詩句整以雅。
標韻樂天淳,
不肯外禮假。
所居遠城市,
絕俗就閑暇。
崗崖道路惡,
亦為佳客下。
余雖昔所聞,
相見今乃乍。
愛期語言好,
超絕忽世跨。
馬舁就其居,
燈火共清夜。
惜不見其壯,
已老吁呵訝。
高才可施用,
售世嗟無價。
臨別更何論,
共是忘言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令贈送給居訥的作品。詩人以廬山為背景,表達了對居訥的贊美和思念之情。
詩的前兩句“納公匡廬老,詩句整以雅”表達了詩人對居訥的敬愛之情。納公和匡廬都是指廬山,詩人將居訥與廬山相提并論,彰顯了他在文學修養上的卓越和高雅。
接下來的兩句“標韻樂天淳,不肯外禮假”贊揚了居訥的詩才純正、不愿迎合時尚,堅守自我、不屈從于世俗的禮儀。
詩的下半部分描繪了居訥的生活環境和詩人與他的相聚。居訥所居之地遠離喧囂的城市,能夠享受清閑和寧靜。盡管廬山的山路崎嶇險惡,但居訥依然是一個受人喜愛的客人。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居訥的懷念和感嘆。詩人說自己雖然早已聽聞居訥的才情,但直到今天才有幸相見。他欣賞居訥的辭章之美,覺得他的才華超越了時代的界限。然而,詩人也感嘆時光荏苒,居訥已經老去,不再年輕壯麗,令人感嘆不已。
詩的結尾部分表達了詩人對居訥才華的贊嘆,認為像他這樣的高才能夠施展才華,但卻無法以金錢衡量其價值。最后兩句“臨別更何論,共是忘言者”表明詩人對分別的無奈和無法言盡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對居訥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才華出眾的友人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詩句整以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lú shān zhě jū nè
贈廬山者居訥
nà gōng kuāng lú lǎo, shī jù zhěng yǐ yǎ.
納公匡廬老,詩句整以雅。
biāo yùn lè tiān chún, bù kěn wài lǐ jiǎ.
標韻樂天淳,不肯外禮假。
suǒ jū yuǎn chéng shì, jué sú jiù xián xiá.
所居遠城市,絕俗就閑暇。
gǎng yá dào lù è, yì wèi jiā kè xià.
崗崖道路惡,亦為佳客下。
yú suī xī suǒ wén, xiāng jiàn jīn nǎi zhà.
余雖昔所聞,相見今乃乍。
ài qī yǔ yán hǎo, chāo jué hū shì kuà.
愛期語言好,超絕忽世跨。
mǎ yú jiù qí jū, dēng huǒ gòng qīng yè.
馬舁就其居,燈火共清夜。
xī bú jiàn qí zhuàng, yǐ lǎo xū ā yà.
惜不見其壯,已老吁呵訝。
gāo cái kě shī yòng, shòu shì jiē wú jià.
高才可施用,售世嗟無價。
lín bié gèng hé lùn, gòng shì wàng yán zhě.
臨別更何論,共是忘言者。
“詩句整以雅”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