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翁醉臥愁不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漁翁醉臥愁不醒”全詩
白日當空照江底,蛟穴龍居難隱映。
亂山影落碧波寒,漁翁醉臥愁不醒。
遲暮東南見海門,海門目斷煙云暝。
幾度狂濤日月低,舟師鼓枻歌相慶。
長江雖長繒網多,纖鱗何處逃生命。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長江萬頃明如鏡》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江萬頃明如鏡》是一首宋代王令創作的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長江寬闊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江水的平靜和壯麗景色的贊美。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江萬頃明如鏡,
江面無風江水靜。
白日當空照江底,
蛟穴龍居難隱映。
亂山影落碧波寒,
漁翁醉臥愁不醒。
遲暮東南見海門,
海門目斷煙云暝。
幾度狂濤日月低,
舟師鼓枻歌相慶。
長江雖長繒網多,
纖鱗何處逃生命。
詩意:
這首詩以長江的景色為背景,描繪了江水的寧靜和遼闊。作者通過描寫江面如鏡的景象,表達了江水的平靜和澄澈之美。詩中還涉及到一些意象,如蛟龍、亂山、漁翁等,增添了詩的意境和氛圍。最后幾句提到了長江的危險和困難,以及舟師的鼓舞和歡慶,展示了長江的壯麗和人們對江水的敬畏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長江景色的描繪,展現了江水的寧靜和壯麗之美。詩中的"萬頃明如鏡"形象地描述了江面寬闊而平靜的景象,令人感受到江水的靜謐和遼闊。"白日當空照江底"揭示了江水的清澈透明,使得江底的景物一覽無余。"蛟穴龍居難隱映"則表達了長江深處隱藏著巨龍的隱喻,暗示長江的危險和神秘。
詩中的"亂山影落碧波寒"描繪了山影倒映在碧波之中的景象,給人以涼爽的感覺。"漁翁醉臥愁不醒"則展現了一個漁翁醉臥江邊,憂愁難眠的形象,凸顯了長江的壯美和人們對江水的情感共鳴。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長江的危險和挑戰,以及人們對長江的敬畏和慶祝。"遲暮東南見海門"描述了夕陽西下時從東南方向望見海門的景象,"海門目斷煙云暝"則暗示著海門在煙云中漸漸消失,給人以隱憂之感。"幾度狂濤日月低"描繪了長江上波濤洶涌的景象,與日月之低相對應,形成了一種動靜對比。最后兩句"舟師鼓枻歌相慶,長江雖長繒網多,纖鱗何處逃生命"表達了舟師們在長江上航行的艱難和危險,以及他們對長江的贊美和敬畏之情。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長江的景色和情感表達,展示了江水的寧靜和壯麗之美,同時也暗示了長江的危險和挑戰。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和人情感的抒發,詩詞傳遞了作者對長江的敬畏和贊美之情,使讀者感受到長江的壯麗和不可忽視的力量。
“漁翁醉臥愁不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jiāng wàn qǐng míng rú jìng
長江萬頃明如鏡
cháng jiāng wàn qǐng míng rú jìng, jiāng miàn wú fēng jiāng shuǐ jìng.
長江萬頃明如鏡,江面無風江水靜。
bái rì dāng kōng zhào jiāng dǐ, jiāo xué lóng jū nán yǐn yìng.
白日當空照江底,蛟穴龍居難隱映。
luàn shān yǐng luò bì bō hán, yú wēng zuì wò chóu bù xǐng.
亂山影落碧波寒,漁翁醉臥愁不醒。
chí mù dōng nán jiàn hǎi mén, hǎi mén mù duàn yān yún míng.
遲暮東南見海門,海門目斷煙云暝。
jǐ dù kuáng tāo rì yuè dī, zhōu shī gǔ yì gē xiāng qìng.
幾度狂濤日月低,舟師鼓枻歌相慶。
cháng jiāng suī zhǎng zēng wǎng duō, xiān lín hé chǔ táo shēng mìng.
長江雖長繒網多,纖鱗何處逃生命。
“漁翁醉臥愁不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