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才學可人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雖無才學可人群”全詩
茲世幾人能永富,此身何恤不終貧。
生無簪綬身寧屈,死有詩書志尚伸。
自匪與君嘗素計,斯言何敢易謀人。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次韻朱昌叔見贈》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朱昌叔見贈》是一首宋代王令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雖無才學可人群,
偶有誠心與古親。
茲世幾人能永富,
此身何恤不終貧。
生無簪綬身寧屈,
死有詩書志尚伸。
自匪與君嘗素計,
斯言何敢易謀人。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王令對自身才學平庸的自省和對古人的敬仰之情。他承認自己在才學方面并非出眾,但他也有真誠的心與古代先賢相通。在這個世界上,能夠永遠富有的人究竟有幾個呢?對于他個人而言,他并不在意自己貧窮的身份。生時沒有享受過榮華富貴,寧愿屈居貧困之中;而死后,他的志向和追求將通過他的詩書得以延續。作者對自己與朋友朱昌叔的友誼表示感激,并表示不敢輕易改變他們之間的初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學的謙虛態度和對古人的敬仰之情。作者坦誠地承認自己的才學平庸,但強調內心的真誠與古代先賢的共鳴。他對財富的追求并不強烈,更加重視對詩書和志向的追求。詩中的對比也表達了作者對傳統價值觀的堅守,他寧愿在生活中貧困,也要追求內心的自由和追求。最后,作者對自己與朋友的友誼表示感激,并表示不敢輕易改變他們之間的初衷,這體現了作者真摯的情感和忠誠的態度。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學和貧困身份的思考,以及對古人和友誼的敬重。詩意深邃,表達了作者對內心追求的堅持和對傳統價值的珍視,展現了王令獨特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世界。
“雖無才學可人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ū chāng shū jiàn zèng
次韻朱昌叔見贈
suī wú cái xué kě rén qún, ǒu yǒu chéng xīn yǔ gǔ qīn.
雖無才學可人群,偶有誠心與古親。
zī shì jǐ rén néng yǒng fù, cǐ shēn hé xù bù zhōng pín.
茲世幾人能永富,此身何恤不終貧。
shēng wú zān shòu shēn níng qū, sǐ yǒu shī shū zhì shàng shēn.
生無簪綬身寧屈,死有詩書志尚伸。
zì fěi yǔ jūn cháng sù jì, sī yán hé gǎn yì móu rén.
自匪與君嘗素計,斯言何敢易謀人。
“雖無才學可人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