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西天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來自西天竺”全詩
年深梵語變,行苦俗流歸。
月上安禪久,苔生出院稀。
梁間有馴鴿,不去復何依。
分類:
《贈海明上人(一作贈朗公)》耿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贈海明上人(一作贈朗公)》
譯文:
來自遙遠的西天竺,
手持經書奉獻紫微。
歲月久遠,梵語已變,
行走苦難,人世歸依。
月升高處安坐禪久,
苔蘚生長,庭院稀稀。
梁上有馴鴿,不肯離去,
何處安身,何處寄依?
詩意:
這首詩由唐代耿湋創作,是一首向海明上人(或朗公)致以贈詞的作品。詩人描述了海明上人(或朗公)的背景和境遇,并表達了自己對其的贊賞和思念之情。
贈詞向海明上人(或朗公)崇高的身份進行了描繪,他來自遙遠的西方天竺,手持經書,奉獻給紫微星。紫微星在古代天文學中被認為是至高無上的神明所居之地,因此這位上人(或朗公)具有崇高的地位和修行的智慧。
詩中提到歲月久遠,梵語已變,意味著時光的流逝和文化的演變。這位上人(或朗公)在世俗的塵世中行走,經歷了種種苦難,最終選擇回歸宗教信仰和修行,尋求內心的歸依。
詩中描繪了一個月上安禪的場景,上人(或朗公)久坐其中,專心修行。庭院稀稀,苔蘚生長,暗示著時間的靜謐和修道之地的荒涼。
最后兩句描述了梁上有一對馴鴿,它們選擇留在這里,不肯離去。這里可以理解為上人(或朗公)所居之處,馴鴿象征著對上人(或朗公)的依附和倚靠。詩人通過這一意象表達了自己對上人(或朗公)的思念和對他的寄托之情。
賞析:
《贈海明上人(一作贈朗公)》是一首充滿禪意的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上人(或朗公)的境界和修行之道。
詩人通過描述上人(或朗公)來自遙遠的西天竺,手持經書奉獻紫微的情景,展現了他高尚的身份和修行的追求。同時,詩人通過描繪歲月的變遷和世俗的苦難,表達了上人(或朗公)回歸宗教信仰和尋求內心歸依的決心。
詩中的月上安禪場景以及梁上的馴鴿形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營造出寧靜和寂靜的氛圍,凸顯了修行者在靜默中追求內心的寧靜與超脫。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上人(或朗公)的修行境界與世俗的塵囂進行對比,展示了一種超脫世俗的精神追求和內心的寧靜。同時,詩中蘊含著對上人(或朗公)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其修行境界的欽佩和對他的依托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禪境的描繪和對修行者心境的表達,使讀者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超脫,同時也引發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考。
“來自西天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hǎi míng shàng rén yī zuò zèng lǎng gōng
贈海明上人(一作贈朗公)
lái zì xī tiān zhú, chí jīng fèng zǐ wēi.
來自西天竺,持經奉紫微。
nián shēn fàn yǔ biàn, xíng kǔ sú liú guī.
年深梵語變,行苦俗流歸。
yuè shàng ān chán jiǔ, tái shēng chū yuàn xī.
月上安禪久,苔生出院稀。
liáng jiān yǒu xún gē, bù qù fù hé yī.
梁間有馴鴿,不去復何依。
“來自西天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