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乏囊中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坐乏囊中金”全詩
游無輠下馬,坐乏囊中金。
塵漲風聲濁,天昏雪氣深。
幸聞清論數,竟日解悲吟。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羈旅呈介甫》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羈旅呈介甫》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羈旅迫歲晚,
班毛混滿簪。
游無輠下馬,
坐乏囊中金。
塵漲風聲濁,
天昏雪氣深。
幸聞清論數,
竟日解悲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旅途中的孤獨和困苦。詩人作為一個羈旅之人,年事已高,感嘆歲月的匆忙。他的頭發雜亂無章地盤在頭上,旅途勞頓使他的發簪凌亂不堪。他沒有車輛可以乘坐,只能下馬步行;他的錢囊中沒有金錢,財物匱乏。塵土飛揚,風聲混濁,天空昏暗,雪花紛紛飄落,環境令人沮喪。但他仍然幸運地聽到了一些清雅的論述,整日心情舒暢地消解悲傷,吟誦自己的苦悶。
賞析:
《羈旅呈介甫》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艱辛和心境。詩人通過描寫自己的處境,表達了對歲月流逝的感慨和對生活困苦的痛苦。他的形象被描繪得頹廢而悲涼,頭發凌亂、金錢匱乏、環境惡劣,處境堪憂。然而,詩人在這樣的困境中,仍然能夠從清雅的論述中獲得一些慰藉,解除心中的悲傷。這種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使他在旅途中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堅強。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外在的環境狀況,反映了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詩中的"羈旅"一詞凸顯了詩人的孤獨和無依,而"歲晚"則表達了對時光流逝的悲嘆。詩人的形象描繪生動,通過頭發凌亂、金錢匱乏等細節,突出了他的困頓和無奈。然而,詩人依然能夠從清論中得到慰藉,這體現了他對知識與智慧的渴求,以及對內心寧靜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形象描寫,傳遞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堅韌和追求。它呈現了一種在逆境中仍能找到內心慰藉的精神品質,表達了對人生困苦的思考和對智慧力量的渴望。
“坐乏囊中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 lǚ chéng jiè fǔ
羈旅呈介甫
jī lǚ pò suì wǎn, bān máo hùn mǎn zān.
羈旅迫歲晚,班毛混滿簪。
yóu wú guǒ xià mǎ, zuò fá náng zhōng jīn.
游無輠下馬,坐乏囊中金。
chén zhǎng fēng shēng zhuó, tiān hūn xuě qì shēn.
塵漲風聲濁,天昏雪氣深。
xìng wén qīng lùn shù, jìng rì jiě bēi yín.
幸聞清論數,竟日解悲吟。
“坐乏囊中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