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空鳥交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庭空鳥交下”全詩
飽犬無吠志,饑烏有兇聲。
庭空鳥交下,墻穴鼠更爭。
浩嘆欲出門,日暮不可行。
分類:
作者簡介(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詩人。初字鐘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歲喪父母,隨其叔祖王乙居廣陵(今江蘇揚州)。長大后在天長、高郵等地以教學為生,有治國安民之志。王安石對其文章和為人皆甚推重。有《廣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秋居》王令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居》是宋代王令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居寒蕭疏,
秋意愁交井。
飽犬無吠志,
饑烏有兇聲。
庭空鳥交下,
墻穴鼠更爭。
浩嘆欲出門,
日暮不可行。
詩意:
這是一首描寫秋天居住環境的詩詞。詩人以冷落凄涼的景象來表達自己心情的郁悶和無奈。秋天的氣息漸濃,使人感到寒冷和孤獨。這里的狗已經吃飽了,不再有守衛的精神;而饑餓的烏鴉則發出兇狠的叫聲。庭院空蕩蕩的,只有鳥兒在低飛交叫,墻角的洞穴里老鼠爭斗不休。詩人感慨萬分,渴望外出,但日暮時分已經不適合行走。
賞析:
《秋居》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寂寞凄涼的秋天居所。通過對環境的描寫,詩人表達了自己內心的郁悶和無奈。詩中使用了對比的手法,通過對狗和烏鴉的描寫,凸顯了人們的心境與周圍環境的反差。庭院的冷清和鳥兒的低飛交鳴,以及墻角老鼠的爭斗,進一步強化了孤獨和凄涼的氛圍。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渴望和無奈,日暮時分已經不適合外出。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秋天居住環境的凄涼和自身心情的郁悶。通過描繪庭院的冷清、鳥兒的低飛、墻角老鼠的爭斗等景象,詩人成功地傳達了秋天的孤寂和凄涼感。整首詩氛圍憂郁,給人以寒冷、靜謐的感覺,讓人不禁對秋天的凄美景色產生共鳴。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展現了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庭空鳥交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jū
秋居
qiū jū hán xiāo shū, qiū yì chóu jiāo jǐng.
秋居寒蕭疏,秋意愁交井。
bǎo quǎn wú fèi zhì, jī wū yǒu xiōng shēng.
飽犬無吠志,饑烏有兇聲。
tíng kōng niǎo jiāo xià, qiáng xué shǔ gèng zhēng.
庭空鳥交下,墻穴鼠更爭。
hào tàn yù chū mén, rì mù bù kě xíng.
浩嘆欲出門,日暮不可行。
“庭空鳥交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