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談廷爭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立談廷爭地”全詩
立談廷爭地,上疏里居時。
意氣南山在,名聲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無悲。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挽李泰發參政三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李泰發參政三首》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立談廷爭地,上疏里居時。
意氣南山在,名聲北斗垂。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無悲。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幾挽詞給李泰發的三首之一。詩中表達了對李泰發在政治上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關切和敬意。李泰發昔日曾經歷過前朝政權的迫害,他的忠誠精神受到了一些損害。然而,他在政治舞臺上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勇敢地參與廷議并上書獻策。他的意志堅定如南山,名聲高懸如北斗星。詩人認為李泰發心中有一種堅信,即忠誠的人永不會消失,即使被送往他處,也不會感到悲傷。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對李泰發的敬佩和贊美。詩人通過描繪李泰發在政治上的坎坷經歷,強調他的忠誠和精神品質沒有因此而減損。詩中的南山和北斗都是象征著高尚品質和崇高地位的意象,通過與李泰發相連,進一步突顯了他的崇高價值。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李泰發的祝福,認為即使他被調離原來的地方,也能夠保持堅定的信念和無悲無悔的心態。
這首詩詞具有樸實含蓄的風格,通過簡單的語言和意象,傳達了對李泰發的欽佩和對忠誠精神的贊美。它展示了詩人對真誠、堅定和高尚品質的崇敬,同時也表達了對李泰發不公待遇的遺憾和對他未來的祝福。
“立談廷爭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lǐ tài fā cān zhèng sān shǒu
挽李泰發參政三首
gōng xī zāo qián zhèng, zhōng jīng bù shǎo shuāi.
公昔遭前政,忠精不少衰。
lì tán tíng zhēng dì, shàng shū lǐ jū shí.
立談廷爭地,上疏里居時。
yì qì nán shān zài, míng shēng běi dǒu chuí.
意氣南山在,名聲北斗垂。
xīn zhī bù wáng zhě, sòng wǎng dé wú bēi.
心知不亡者,送往得無悲。
“立談廷爭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