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懷扇枕作涼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永懷扇枕作涼秋”全詩
稍喜對床聽夜雨,永懷扇枕作涼秋。
誰言小草能蠲忿,未信閒花可療愁。
惟有塤箎發清吹,渠儂無厭亦無求。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次憂字韻》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憂字韻》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公家伯仲世名流,
畫省歸來共樂憂。
稍喜對床聽夜雨,
永懷扇枕作涼秋。
誰言小草能蠲忿,
未信閒花可療愁。
惟有塤箎發清吹,
渠儂無厭亦無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曾幾的內心感受和情思。詩中描述了一位身份顯赫的人,他從官府或者畫院歸來,與他的伴侶共同享受憂愁。然而,詩人稍稍欣喜地發現,在床上傾聽夜雨聲時,心中的痛苦稍稍減輕,扇子和枕頭也給他帶來了涼爽的秋天的感覺。詩人反問誰說小草可以減輕心中的怒火,也不相信閑置的花朵可以治愈憂傷。唯有塤箎的清吹音樂,才能讓他的心靈得到寧靜和滿足,他對這種音樂無法厭倦,也沒有別的要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詩人的內心情感和對音樂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煩惱的厭倦和對藝術的追求。詩中的公家伯仲名流可能指的是官員和文人,他們在社會上享有崇高的地位,但卻無法擺脫世俗的憂愁。詩人發現在夜雨聲中,伴隨著扇子的微風和涼爽的枕頭,他能夠稍微減輕心中的痛苦。然而,他對于減輕內心怒火和治愈憂傷的方法持懷疑態度,認為只有塤箎這種清雅的音樂才能真正給他帶來心靈的寧靜和滿足。詩中的"塤箎"是兩種古代的樂器,代表著高雅的音樂藝術。詩人對這種音樂的追求表明他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精神境界的追求。
這首詩詞通過對音樂的贊美和對現實生活的反思,揭示了詩人對于內心安寧和真正的幸福的追求。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柔情和對藝術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對于世俗憂愁和瑣事的厭倦。整首詩詞簡潔而含蓄,用意象和對比的手法表現出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永懷扇枕作涼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ōu zì yùn
次憂字韻
gōng jiā bó zhòng shì míng liú, huà shěng guī lái gòng lè yōu.
公家伯仲世名流,畫省歸來共樂憂。
shāo xǐ duì chuáng tīng yè yǔ, yǒng huái shàn zhěn zuò liáng qiū.
稍喜對床聽夜雨,永懷扇枕作涼秋。
shuí yán xiǎo cǎo néng juān fèn, wèi xìn xián huā kě liáo chóu.
誰言小草能蠲忿,未信閒花可療愁。
wéi yǒu xūn chí fā qīng chuī, qú nóng wú yàn yì wú qiú.
惟有塤箎發清吹,渠儂無厭亦無求。
“永懷扇枕作涼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