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發垂領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鬢發垂領白”全詩
相從林下寺,一洗水邊風。
寫物詩無敵,蠲愁酒有功。
夕陽應更好,可惜在城中。
分類: 西湖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次韻陳魯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宋代曾幾創作的《次韻陳魯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鬢發垂領白,塵埃迎面紅。
相從林下寺,一洗水邊風。
寫物詩無敵,蠲愁酒有功。
夕陽應更好,可惜在城中。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陳魯山一同游覽西湖的場景。作者以自己的形象開篇,描述自己的鬢發已經斑白,而塵埃飛揚的陽光照在臉上,顯得有些紅潤。接下來,作者和陳魯山相互陪伴,一同來到林蔭下的寺廟,在水邊洗去旅途的勞頓,感受清風拂面的暢快。
作者進一步表達了他對寫物詩的自信,認為自己的寫物詩無人能敵。他也提到了酒可以消愁,有一定的功效。最后,作者表示夕陽應該更加美好,但遺憾的是他們身處城市中,無法親身體驗到夕陽的美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文字,描繪了作者與陳魯山游覽西湖的情景,展現了他們的閑適和愉悅。詩中的景物描寫簡練而生動,通過對鬢發的描繪和塵埃迎面而來的細節,營造出旅途勞頓和陽光明媚的感覺。
詩詞中還融入了作者對自己寫作的自信和對酒的贊美。作者自稱寫物詩無敵,展現了他對自己才華的自信和對詩歌創作的自豪感。同時,他也提到了酒的消愁功效,表達了對酒的贊美和寄托了一些情感。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夕陽美景的向往,但同時也表達了他們身處城市中無法親近大自然的遺憾之情。這種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城市環境的反思,增添了詩詞的深意和情感。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現了作者與陳魯山游覽西湖的情景,同時表達了對自然和詩歌創作的熱愛,以及對城市環境的思考和遺憾。
“鬢發垂領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chén lǔ shān zhèng zì shè rì tóng yóu xī hú
次韻陳魯山正字社日同游西湖
bìn fà chuí lǐng bái, chén āi yíng miàn hóng.
鬢發垂領白,塵埃迎面紅。
xiāng cóng lín xià sì, yī xǐ shuǐ biān fēng.
相從林下寺,一洗水邊風。
xiě wù shī wú dí, juān chóu jiǔ yǒu gōng.
寫物詩無敵,蠲愁酒有功。
xī yáng yīng gèng hǎo, kě xī zài chéng zhōng.
夕陽應更好,可惜在城中。
“鬢發垂領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