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是四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淮山是四鄰”全詩
凝香無一事,奠枕有馀民。
世以文章著,朝須寵數頻。
西湖便歸去,應不待班春。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別二首韻》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別二首韻》是宋代作家曾幾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聽說光州好,淮山是四鄰。
凝香無一事,奠枕有馀民。
世以文章著,朝須寵數頻。
西湖便歸去,應不待班春。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幾寫給宏甫的兩首離別詩。他聽說光州的風景很美,光州是淮山的鄰邦。雖然他凝視著香煙,但內心卻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他躺在枕頭上,卻有許多思緒。他被世人贊頌為文學家,常常受到朝廷的嘉獎。但他即將返回西湖,也許不會等到春天。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作者曾幾聽說光州的美景和表達離別之情,展現了離情別緒和游子思鄉的心境。詩詞中運用了簡潔而凝練的語言,以及對景物和自己心境的對比描寫,使整首詩詞更加深入人心。
首先,作者曾幾通過聽說光州的美景來表達對離別的不舍之情。他聽說光州好,淮山是他家的鄰邦,這暗示著他對離別的地方的美好回憶和留戀之情。
接著,作者通過對自己內心的描寫,展示了離別的情感。他說自己凝香無一事,奠枕有余民。這里的“凝香”指的是作者凝視著香煙,表示作者心思不寧、思緒萬千。而“奠枕”則是指作者躺在枕頭上,思考著許多事情,表達了離別之際對過去和未來的思考和憂慮。
接下來,作者提到自己在世人中以文學才華著稱,常常得到朝廷的贊賞和寵愛。這一句“世以文章著,朝須寵數頻”既表達了作者在文學上的成就,也暗示了離別的痛苦和離開朝廷的不舍。
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即將返回西湖,暗示著他要離開光州,回到自己熟悉的地方。他說“應不待班春”,意味著他可能不能等到春天再回來,加強了離別之情的強烈感受。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寫景物和內心,展現了作者面對離別的復雜情感。它表達了游子思鄉、離情別緒的主題,給人以深刻的思考和共鳴。
“淮山是四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céng hóng fǔ fù guāng shǒu liú bié èr shǒu yùn
次曾宏甫赴光守留別二首韻
tīng shuō guāng zhōu hǎo, huái shān shì sì lín.
聽說光州好,淮山是四鄰。
níng xiāng wú yī shì, diàn zhěn yǒu yú mín.
凝香無一事,奠枕有馀民。
shì yǐ wén zhāng zhe, cháo xū chǒng shù pín.
世以文章著,朝須寵數頻。
xī hú biàn guī qù, yīng bù dài bān chūn.
西湖便歸去,應不待班春。
“淮山是四鄰”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