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晏雪霜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晏雪霜冷”全詩
王孫胡不歸,歲晏雪霜冷。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叢桂》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叢桂》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行攀叢桂枝,
我行走于叢桂之間,
坐息叢桂影。
我停下腳步,坐在叢桂的陰影下。
王孫胡不歸,
王子與少數民族的人們為何不歸來,
歲晏雪霜冷。
歲月漸晚,雪霜寒冷。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叢桂和自然景觀,抒發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叢桂為背景,通過描繪行走于叢桂之間和坐在叢桂的陰影下,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環境的感受和沉思。叢桂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它的枝葉茂盛,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行走于叢桂之間,可以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寧靜。坐在叢桂的陰影下,使人感到涼爽和舒適,也為人提供了一個靜思的空間。
詩詞的后兩句則轉移到了王孫和歲月的描繪。王孫是指王子或貴族后代,胡指少數民族的人們。詩中問到為何王孫和少數民族的人們不歸來,這可能是對戰亂或動蕩時期的思考。歲晏雪霜冷的描繪,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嚴寒的氛圍。這種對時間和人事變遷的思考,與叢桂的靜謐形成鮮明的對比,突顯出作者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基礎,通過對行走和坐息的描繪,以及對王孫和歲月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感慨。它展示了作者對環境和時間變遷的敏感,以及對人事的思考和感懷。讀者在賞析這首詩詞時,可以通過與自然的親近和對人生的思考,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與思緒,從而增添自己的體驗和感悟。
“歲晏雪霜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óng guì
叢桂
xíng pān cóng guì zhī, zuò xī cóng guì yǐng.
行攀叢桂枝,坐息叢桂影。
wáng sūn hú bù guī, suì yàn xuě shuāng lěng.
王孫胡不歸,歲晏雪霜冷。
“歲晏雪霜冷”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