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奇只此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搜奇只此間”全詩
飛來太湖石,坐我洞庭山。
面面成窗戶,峰峰出髻鬟。
寓居端欠此,頗欲載之還。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怪石》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怪石》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濟勝初無具,
搜奇只此間。
飛來太湖石,
坐我洞庭山。
面面成窗戶,
峰峰出髻鬟。
寓居端欠此,
頗欲載之還。
中文譯文:
初來此地,沒有奇石的裝飾,
只有在這里搜尋奇異之物。
太湖的怪石飛來,
坐在我洞庭山上。
石頭上面形成窗戶的樣子,
山峰如頭發盤成髻鬟。
在這里居住,卻少了這些美景,
相當渴望帶它們回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曾幾在洞庭山上居住時,發現了太湖的怪石,以及面貌獨特的山峰。詩人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了對奇石和美景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首先,詩人描述了自己初來洞庭山時的環境,沒有華麗的裝飾,只有在這里尋找奇特之物的心情。這種樸素的環境反襯出作者內心對奇異景物的追求和品味。
接著,詩人抒發了對太湖怪石的驚嘆和喜愛之情。怪石從太湖飛來,落在洞庭山上,給山景增添了獨特的魅力。石頭的形狀各異,有的像窗戶,有的像髻鬟的發髻。這種生動的比喻使得詩中的景物更加生動形象,展示了作者對石頭美感的敏銳觀察和賞識。
最后,詩人表達了對這些美景的珍惜和渴望帶回家的心情。雖然居住在洞庭山上,但作者感到寓居的地方缺少了這些怪石和奇峰的美麗,因此渴望將它們帶回家中,與自己共同欣賞。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怪石和美景,以及詩人對它們的熱愛和向往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觀察和抒發情感,詩人展示了對美的追求和珍惜之心,同時也讓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詩人的情感共鳴。
“搜奇只此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ài shí
怪石
jì shèng chū wú jù, sōu qí zhī cǐ jiān.
濟勝初無具,搜奇只此間。
fēi lái tài hú shí, zuò wǒ dòng tíng shān.
飛來太湖石,坐我洞庭山。
miàn miàn chéng chuāng hù, fēng fēng chū jì huán.
面面成窗戶,峰峰出髻鬟。
yù jū duān qiàn cǐ, pō yù zài zhī hái.
寓居端欠此,頗欲載之還。
“搜奇只此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仄韻) 去聲十六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