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兀彤云在眼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突兀彤云在眼中”全詩
瓜李不禁如許熱,蒲葵能得幾多風。
通宵看月坐還臥,竟日追涼西復東。
回首本無寒暑地,聽渠亭午汗珠融。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復熱》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復熱》
朝代:宋代
作者:曾幾
墨云行雨并成空,
突兀彤云在眼中。
瓜李不禁如許熱,
蒲葵能得幾多風。
通宵看月坐還臥,
竟日追涼西復東。
回首本無寒暑地,
聽渠亭午汗珠融。
中文譯文:
墨色的云行走,雨水消散無蹤,
突然出現紅彤彤的云在眼前。
瓜果樹也無法忍受如此高溫,
蒲葵能夠得到多少涼風。
整夜仰望月亮,坐著或躺下休息,
整日追尋涼爽,向西又向東。
回首望去,原本是沒有寒暑的土地,
聽著渠亭中午汗珠融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人的感受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在炎熱的夏日里的感受和心境。詩中墨云行雨并成空,形容雨水瞬間消散,給人一種燥熱、干旱的感覺。而突然出現的紅彤彤的云則更加突出了酷暑的氣氛。
接著,詩中提到瓜李樹無法忍受炎熱,蒲葵也只能得到少許涼風。這種描寫表達了大自然和植物在酷熱天氣下的無助和無奈。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作者為了追求涼爽而整夜仰望月亮,坐著或躺下休息,整日追尋涼風,向西又向東。這種追求涼爽的行為體現了人類對舒適環境的渴望和不斷的努力。
最后兩句“回首本無寒暑地,聽渠亭午汗珠融”,表達了作者回望過去,本來這片土地是沒有寒暑之分的,但現在已經變得如此炎熱,渠亭中的汗珠也在酷熱中融化。這句詩點出了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引起人們對環境保護和自然平衡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酷熱的夏日景象和人們的感受,通過對自然和人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然環境的關注和思考,以及對涼爽、舒適環境的向往。
“突兀彤云在眼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ù rè
復熱
mò yún xíng yǔ bìng chéng kōng, tū wù tóng yún zài yǎn zhōng.
墨云行雨并成空,突兀彤云在眼中。
guā lǐ bù jīn rú xǔ rè, pú kuí néng dé jǐ duō fēng.
瓜李不禁如許熱,蒲葵能得幾多風。
tōng xiāo kàn yuè zuò hái wò, jìng rì zhuī liáng xī fù dōng.
通宵看月坐還臥,竟日追涼西復東。
huí shǒu běn wú hán shǔ dì, tīng qú tíng wǔ hàn zhū róng.
回首本無寒暑地,聽渠亭午汗珠融。
“突兀彤云在眼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