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持身有古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吏部持身有古風”全詩
老去一麾還作病,歸來四壁又成空。
今朝札翰如無恙,舊日詩書卻未窮。
拭目看君進明德,乃兄事業付天公。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寄許子禮》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許子禮》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草堂竹塢閉門中,
吏部持身有古風。
老去一麾還作病,
歸來四壁又成空。
今朝札翰如無恙,
舊日詩書卻未窮。
拭目看君進明德,
乃兄事業付天公。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曾幾的生活境遇和情感體驗。他居住在草堂竹塢之中,與外界隔絕。他曾在吏部任職,具有古代官員的風采。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退休后卻感到無所依托,回到家中,四壁空空,孤寂無依。
然而,在詩人的眼前,他看到了許子禮,一個年輕的朋友或親戚。他看到許子禮在朝廷中有所發展,事業順利,而他自己的作品和學問也沒有因時間而枯竭。作者為許子禮感到高興,認為他有希望取得德行上的進步,將來可能事業有成。詩人把自己未完成的事業寄托在天公(上天),希望許子禮能夠繼續為家族爭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心境和對年輕一代的期望。草堂竹塢和閉門自守的描寫,突出了作者的孤獨和無奈。通過對比自己的境遇和許子禮的前途,詩人表達了對年輕人的希望和對自己的失落。
詩中的“吏部持身有古風”表明作者在吏部的官職上表現出了古代文人的風范,具有一種古人的氣質和風采。而“老去一麾還作病,歸來四壁又成空”則暗示了作者的退休和無所事事的境況。
最后兩句“拭目看君進明德,乃兄事業付天公”表達了對許子禮的期望和祝福。作者希望許子禮能夠在品德上不斷進步,將家族的事業交托給天公,也就是上天的意志。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身和年輕一代的對比,抒發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年輕一代的思考和體驗,同時也表達了對后輩的期望和祝福。
“吏部持身有古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ǔ zi lǐ
寄許子禮
cǎo táng zhú wù bì mén zhōng, lì bù chí shēn yǒu gǔ fēng.
草堂竹塢閉門中,吏部持身有古風。
lǎo qù yī huī hái zuò bìng, guī lái sì bì yòu chéng kōng.
老去一麾還作病,歸來四壁又成空。
jīn zhāo zhá hàn rú wú yàng, jiù rì shī shū què wèi qióng.
今朝札翰如無恙,舊日詩書卻未窮。
shì mù kàn jūn jìn míng dé, nǎi xiōng shì yè fù tiān gōng.
拭目看君進明德,乃兄事業付天公。
“吏部持身有古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