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潦得霜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積潦得霜淺”全詩
沙勻洲渚凈,水澹鳧鴨遠。
禪扉掩晝夜,短紙開秋晚。
欲問此間詩,半山呼不返。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題黃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畫》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黃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畫》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叢蘆受風低,
積潦得霜淺。
沙勻洲渚凈,
水澹鳧鴨遠。
禪扉掩晝夜,
短紙開秋晚。
欲問此間詩,
半山呼不返。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傍晚的景象,以及與之相伴的一種寂靜和深思。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表達對人生和藝術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準確的描寫,展示了深秋傍晚的景象。詩中的叢蘆低垂、積潦淺霜,描繪了秋天風吹蘆葦和水面上淺淺的霜,給人一種涼爽、寧靜的感覺。沙洲和水面潔凈,鳧鴨在遠處游弋,表現了自然環境的寧靜和恬淡。禪扉掩晝夜,短紙開秋晚,意味著詩人在這個靜謐的時刻沉思冥想,從而啟發靈感創作詩作。最后兩句“欲問此間詩,半山呼不返”,表達了詩人對于此時此地境界的贊嘆,以及他的心境如同置身山中,欲問境界之高,卻無法抵達。
整首詩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以秋天傍晚的景象為背景,展示了詩人對大自然和人生境界的感悟。詩中的自然景物與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相互映襯,形成了一種寧靜、涼爽、深思的意境,給人以靜心思考和感悟的空間。
“積潦得霜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huáng sì shēn jiā suǒ xù huì chóng qiū wǎn huà
題黃嗣深家所蓄惠崇秋晚畫
cóng lú shòu fēng dī, jī lǎo dé shuāng qiǎn.
叢蘆受風低,積潦得霜淺。
shā yún zhōu zhǔ jìng, shuǐ dàn fú yā yuǎn.
沙勻洲渚凈,水澹鳧鴨遠。
chán fēi yǎn zhòu yè, duǎn zhǐ kāi qiū wǎn.
禪扉掩晝夜,短紙開秋晚。
yù wèn cǐ jiān shī, bàn shān hū bù fǎn.
欲問此間詩,半山呼不返。
“積潦得霜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