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雖非夔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雖非夔曠”全詩
胸次儻蕭散,市朝有幽尋。
只今謝幼輿,超然抱遐心。
俯仰得佳趣,何嘗日登臨。
我雖非夔曠,粗亦能賞音。
不用一再鼓,山高水深深。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題盛彥光少府丘壑軒》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盛彥光少府丘壑軒》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何處尋找那山間的幽壑,
并非只在山林之中。
胸懷開闊,自由自在,
在繁華市朝中也能尋覓幽靜。
如今我向幼輿道別,
超然心境抱著遠方的心思。
抬頭低頭皆可得到美好的樂趣,
日日都有登臨山巔的機會。
雖然我不是夔與曠那樣的人物,
但我也能欣賞樂音的美妙。
不需要再一次敲擊鼓聲,
山高水深已足夠入迷。
詩意:
《題盛彥光少府丘壑軒》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繁華的市朝中,仍能尋覓到內心的寧靜和幽靜之地的心境。詩人雖然身處喧囂紛擾的世界,但他的胸懷開闊,心境超然,能夠在市朝中體驗到與山林相似的寧靜和美好。他感慨自己雖然不是傳說中的夔與曠那樣的人物,卻依然能夠欣賞到音樂之美,體驗到自然的壯麗。詩人通過描繪自己的心境和感受,表達了對自然和美的贊美與追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人生和藝術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內心寧靜和美好的追求。詩人在繁忙喧鬧的市朝中,仍能尋找到山間的幽靜,表達了他對自然的向往和對內心寧靜的渴望。詩中的"胸次儻蕭散"和"超然抱遐心"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態和追求內心自由的態度。詩人通過"俯仰得佳趣"和"何嘗日登臨"來強調自己在市朝之中仍能體驗到登高遠眺的樂趣,表現了對自然景致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能力。詩人雖然自稱不是夔與曠,但他表達了自己能夠欣賞音樂之美的能力,展示了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美的敏感。最后的"山高水深深"則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壯麗的贊嘆和對深遠意境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心境描寫,表達了對內心寧靜、美好事物和遠方的向往與追求,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與藝術的熱愛。
“我雖非夔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èng yàn guāng shào fǔ qiū hè xuān
題盛彥光少府丘壑軒
hé xǔ mì qiū hè, bù zhuān zài shān lín.
何許覓丘壑,不專在山林。
xiōng cì tǎng xiāo sàn, shì cháo yǒu yōu xún.
胸次儻蕭散,市朝有幽尋。
zhǐ jīn xiè yòu yú, chāo rán bào xiá xīn.
只今謝幼輿,超然抱遐心。
fǔ yǎng dé jiā qù, hé cháng rì dēng lín.
俯仰得佳趣,何嘗日登臨。
wǒ suī fēi kuí kuàng, cū yì néng shǎng yīn.
我雖非夔曠,粗亦能賞音。
bù yòng yī zài gǔ, shān gāo shuǐ shēn shēn.
不用一再鼓,山高水深深。
“我雖非夔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