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曾夢見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曾夢見渠”全詩
達人方寸地,固自有樂處。
得非山林歟,或用詩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覺少佳趣。
人言顏子樂,瓢飲映蔬茹。
何曾夢見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與天游,于物初不寓。
攜持小齋名,扁榜隨所住。
要知真樂事,未省離跬步。
我亦欲睎顏,從君尚能屢。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王巖起樂齋》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王巖起樂齋》是宋代曾幾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王巖起樂齋》
歡悰挽不來,愁思推不去。
達人方寸地,固自有樂處。
得非山林歟,或用詩酒故。
一朝不在眼,便覺少佳趣。
人言顏子樂,瓢飲映蔬茹。
何曾夢見渠,浪自起欣慕。
此君與天游,于物初不寓。
攜持小齋名,扁榜隨所住。
要知真樂事,未省離跬步。
我亦欲睎顏,從君尚能屢。
中文譯文:
歡愉難以挽回,憂思難以驅逐。
智者在一方寸之地,自有自己的樂趣。
難道只能在山林中嗎?或者用詩歌和美酒來尋歡作樂。
一旦離開了這一切,便感覺少了些美好的趣味。
人們說顏子(古代文人)很快樂,他用瓢飲著映照著蔬菜和草木。
我從未夢見過那種境界,只是自然而然地起了向往之情。
這位朋友與天地自由徜徉,對物質的追求并不滿足。
他隨身攜帶著一個名為“樂齋”的小屋,扁擔上掛著住處的名字。
要知道真正的快樂之事,還未曾體會離開一步的重要性。
我也希望能夠向這位朋友學習,盡管在這方面他已經屢有所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曾幾對自我修養和追求真正快樂的思考。詩中提到了一個名叫王巖的朋友,他能夠在繁雜的世事中保持淡泊和自在,用詩歌、酒和山林來尋找自己的快樂。詩人羨慕他的境界,認為自己還未能領悟到真正的快樂之道。
詩中的"歡悰"和"愁思"代表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歡樂和憂愁,而詩人卻認為這些感受是暫時的,不足以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詩人通過對王巖的描寫,表達了對于追求內心真正的快樂和自由的向往。他認為真正的樂趣不在于物質的追逐,而是在于內心的寧靜和對于自然的感悟。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通過對王巖的贊美和羨慕,展現了對于追求真正快樂和自在的追求。詩人希望通過與這位朋友的交往,能夠在追求內心真正樂事的道路上有所領悟。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情感真摯,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何曾夢見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áng yán qǐ lè zhāi
王巖起樂齋
huān cóng wǎn bù lái, chóu sī tuī bù qù.
歡悰挽不來,愁思推不去。
dá rén fāng cùn dì, gù zì yǒu lè chù.
達人方寸地,固自有樂處。
dé fēi shān lín yú, huò yòng shī jiǔ gù.
得非山林歟,或用詩酒故。
yī zhāo bù zài yǎn, biàn jué shǎo jiā qù.
一朝不在眼,便覺少佳趣。
rén yán yán zi lè, piáo yǐn yìng shū rú.
人言顏子樂,瓢飲映蔬茹。
hé zēng mèng jiàn qú, làng zì qǐ xīn mù.
何曾夢見渠,浪自起欣慕。
cǐ jūn yǔ tiān yóu, yú wù chū bù yù.
此君與天游,于物初不寓。
xié chí xiǎo zhāi míng, biǎn bǎng suí suǒ zhù.
攜持小齋名,扁榜隨所住。
yào zhī zhēn lè shì, wèi shěng lí kuǐ bù.
要知真樂事,未省離跬步。
wǒ yì yù xī yán, cóng jūn shàng néng lǚ.
我亦欲睎顏,從君尚能屢。
“何曾夢見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