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機避宰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忘機避宰官”全詩
苦行無童子,忘機避宰官。
是非齊已久,夏臘比應難。
更悟真如性,塵心稍自寬。
分類:
《題惟幹上人房》耿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惟幹上人房》是唐代耿湋創作的一首詩,描繪了一位苦行僧人的生活場景和內心體驗。
繩床茅屋下,獨坐味閑安。
在茅屋的繩床上,獨自坐著,享受寧靜的安逸。
苦行無童子,忘機避宰官。
這位苦行僧人沒有弟子相伴,摒棄了塵世的煩惱,避開了俗世的權貴。
是非齊已久,夏臘比應難。
紛擾的是非之事已經持續很久,炎炎夏日和寒冷臘月都難以改變。
更悟真如性,塵心稍自寬。
更加領悟了真實的自性,塵世的心思逐漸寬廣起來。
詩中的“繩床茅屋”表現了僧人清貧樸素的生活環境,與現實社會的繁華世界形成鮮明對比。詩人通過“獨坐味閑安”表達了僧人在寧靜中體味生活的愉悅,以及擺脫塵囂所帶來的安寧。
“苦行無童子,忘機避宰官”反映了僧人拒絕了俗世的浮華和權力,選擇了超脫的修行生活。這也反映了佛教的價值觀,強調超越塵世,尋求內心的凈化。
“是非齊已久,夏臘比應難”傳達了世事紛擾難以避免,無論是炎炎夏季還是寒冷臘月,人們的煩惱和紛爭都會存在。
“更悟真如性,塵心稍自寬”則表達了僧人在修行中逐漸領悟真實自性的意義,內心逐漸變得寬廣,減少了對塵世的牽絆。
整首詩傳達了僧人追求超脫塵世、修行苦行的精神,強調內心的寧靜與自在,以及在紛擾的塵世中尋找內心的凈化與解脫。這種超越塵世,追求內心寧靜的主題在佛教文化中具有深刻的內涵。
“忘機避宰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éi gàn shàng rén fáng
題惟幹上人房
shéng chuáng máo wū xià, dú zuò wèi xián ān.
繩床茅屋下,獨坐味閑安。
kǔ xíng wú tóng zǐ, wàng jī bì zǎi guān.
苦行無童子,忘機避宰官。
shì fēi qí yǐ jiǔ, xià là bǐ yīng nán.
是非齊已久,夏臘比應難。
gèng wù zhēn rú xìng, chén xīn shāo zì kuān.
更悟真如性,塵心稍自寬。
“忘機避宰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