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腸公子藉糟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腸公子藉糟成”全詩
可憐不作空虛腹,尚想能為郭索行。
張翰莼鱸休發興,洞庭蝦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間五鼎烹。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糟蟹》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糟蟹》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糟蟹
風味端宜配曲生,
無腸公子藉糟成。
可憐不作空虛腹,
尚想能為郭索行。
張翰莼鱸休發興,
洞庭蝦蟹可忘情。
君看醉死真奇事,
不受人間五鼎烹。
中文譯文:
美味的蟹肉最適合與酒相搭配,
無腸的公子借助糟來變美食。
可憐那些空虛的胃,
卻渴望成為郭索行的饕餮之物。
張翰再美味的莼鱸也不發自興致,
洞庭湖的蝦蟹可忘卻所有情感。
君看,醉死卻是真正的奇事,
不會被放入人間的五鼎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美味的蟹肉,以及一些與食物和飲食文化相關的意象。詩中提到了一位公子,他將普通的蟹肉通過腌制成糟而變得美味可口,這展示了人們對美食的追求和創造力。然而,詩人也表達了對那些饑餓的人的同情,他們的胃是空虛的,渴望享受美味佳肴。詩人還提到了張翰,他是唐代的一位文人,但即使面對美味的蟹肉和魚肉,也無法激發他的興趣。最后,詩人通過描述醉死這一奇事,表達了對生命的短暫和無常的思考,暗示人生的真正奇妙之處在于與享受美食和飲酒相伴的時刻,并表示醉死的人不會被放入五鼎鍋中,即不會成為傳世的名廚之作。
整首詩抒發了對美食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短暫。通過對食物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以及對享受當下的呼喚。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食物的描述和隱喻,展示了詩人的思考和情感,給讀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
“無腸公子藉糟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āo xiè
糟蟹
fēng wèi duān yí pèi qǔ shēng, wú cháng gōng zǐ jí zāo chéng.
風味端宜配曲生,無腸公子藉糟成。
kě lián bù zuò kōng xū fù, shàng xiǎng néng wéi guō suǒ xíng.
可憐不作空虛腹,尚想能為郭索行。
zhāng hàn chún lú xiū fā xīng, dòng tíng xiā xiè kě wàng qíng.
張翰莼鱸休發興,洞庭蝦蟹可忘情。
jūn kàn zuì sǐ zhēn qí shì, bù shòu rén jiān wǔ dǐng pēng.
君看醉死真奇事,不受人間五鼎烹。
“無腸公子藉糟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