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溪山色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溪山色多”全詩
稻畦春雨足,野水晚迎波。
客自無軒冕,今誰在澗阿。
相逢不相識,歸去夢松蘿。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過水東》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水東》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曾幾。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出郭市聲遠,
過溪山色多。
稻田春雨足,
野水晚迎波。
客自無軒冕,
今誰在澗阿。
相逢不相識,
歸去夢松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旅行者的心境和所見所感。詩人離開了城郭,遠離了喧囂的市井,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市場聲音。他經過一條溪流,山色如畫,美不勝收。稻田中的春雨豐沛,野水在傍晚迎接著波浪。作為一位旅行者,他并沒有官位和華麗的服飾,而是謙遜地游走在大自然之中。他思考著今天在澗阿(山谷)的是誰,這里是否有他熟悉的人。然而,即使有相逢,也可能并不相識。最后,他告別了這片美景,回到現實中,夢回到了松樹和藤蘿纏繞的地方。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筆法展示了詩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大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他通過對溪流、山色、稻田和野水的描繪,營造出一幅生動的畫面,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其中。詩人以客觀的視角描述自然景色,同時融入了主觀情感,表達了他對旅途的思考和對人生的感慨。
詩中的題材和意象常見于宋代的山水田園詩,展示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反思。他在自然中尋找寧靜和安寧,通過與大自然的親近,超越了塵世的紛擾,體驗到了心靈的洗滌和凈化。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讀者在欣賞詩意的同時,也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真實、純粹生活的向往。
“過溪山色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shuǐ dōng
過水東
chū guō shì shēng yuǎn, guò xī shān sè duō.
出郭市聲遠,過溪山色多。
dào qí chūn yǔ zú, yě shuǐ wǎn yíng bō.
稻畦春雨足,野水晚迎波。
kè zì wú xuān miǎn, jīn shuí zài jiàn ā.
客自無軒冕,今誰在澗阿。
xiāng féng bù xiāng shí, guī qù mèng sōng luó.
相逢不相識,歸去夢松蘿。
“過溪山色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