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鳥不到云雨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鳥不到云雨垂”全詩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癡。
今晨排遣簿書了,往赴鄭老同幽期。
羊腸轉盡得蘭若,飛鳥不到云雨垂。
青銅鏡外翠屏繞,中有萬屋魚鱗差。
古來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覽俱無遺。
蓬萊方丈果何許,云駕飚馭知為誰。
赤城風月幸好戲,驅取鸞鳳相追隨。
分類:
作者簡介(曾幾)
曾幾(1085--1166)中國南宋詩人。字吉甫,自號茶山居士。其先贛州(今江西贛縣)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陽)。歷任江西、浙西提刑、秘書少監、禮部侍郎。曾幾學識淵博,勤于政事。他的學生陸游替他作《墓志銘》,稱他“治經學道之余,發于文章,雅正純粹,而詩尤工。”后人將其列入江西詩派。其詩多屬抒情遣興、唱酬題贈之作,閑雅清淡。五、七言律詩講究對仗自然,氣韻疏暢。古體如《贈空上人》,近體詩如《南山除夜》等,均見功力。所著《易釋象》及文集已佚。《四庫全書》有《茶山集》8卷,輯自《永樂大典》。
《同鄭禹功登巾子山》曾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鄭禹功登巾子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曾幾。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臺雁蕩天下奇,
豈不欲往官縛之。
巾山只在郡南郭,
曾未著眼真成癡。
今晨排遣簿書了,
往赴鄭老同幽期。
羊腸轉盡得蘭若,
飛鳥不到云雨垂。
青銅鏡外翠屏繞,
中有萬屋魚鱗差。
古來二事不兼得,
此地一覽俱無遺。
蓬萊方丈果何許,
云駕飚馭知為誰。
赤城風月幸好戲,
驅取鸞鳳相追隨。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名山巾子山的向往之情,同時也抒發了對友人鄭禹功的思念之情。作者通過描繪巾子山的壯麗景色,表達了自己渴望去此地一覽眾山的愿望。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作者尚未能親眼目睹這座山的壯麗景色。
作者在清晨完成了繁瑣的工作,準備前往與友人鄭禹功會面。詩中提到了一種絕美的景觀,羊腸山,它是在云霧中難以觸及的,象征著未能達到的遠大目標。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青銅鏡外的翠屏,其中有無數房屋,形成了魚鱗般的排列。這里表達了作者對巾子山景色的想象和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人生中不可能同時擁有所有美好的事物。
最后兩句描述了蓬萊方丈,一座神秘的廟宇,以及云駕飚馭的奇特景象。這里象征著追求非凡和超越常人的追求。赤城風月的描繪則表達了作者對友情和歡樂的渴望,希望與鄭禹功共同追尋美好的事物。
賞析:
這首詩詞以清新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對巾子山的向往和對友情的思念。通過山水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表達了人生中無法擁有所有美好的事物的現實。最后兩句則展示了作者對非凡和超越的追求,并表達了對友情和歡樂的渴望。整首詩意蘊含深情,給人以美好的心靈感受。
“飛鳥不到云雨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zhèng yǔ gōng dēng jīn zi shān
同鄭禹功登巾子山
tiān tāi yàn dàng tiān xià qí, qǐ bù yù wǎng guān fù zhī.
天臺雁蕩天下奇,豈不欲往官縛之。
jīn shān zhī zài jùn nán guō, céng wèi zhe yǎn zhēn chéng chī.
巾山只在郡南郭,曾未著眼真成癡。
jīn chén pái qiǎn bù shū le, wǎng fù zhèng lǎo tóng yōu qī.
今晨排遣簿書了,往赴鄭老同幽期。
yáng cháng zhuǎn jǐn dé lán rě, fēi niǎo bú dào yún yǔ chuí.
羊腸轉盡得蘭若,飛鳥不到云雨垂。
qīng tóng jìng wài cuì píng rào, zhōng yǒu wàn wū yú lín chà.
青銅鏡外翠屏繞,中有萬屋魚鱗差。
gǔ lái èr shì bù jiān dé, cǐ dì yī lǎn jù wú yí.
古來二事不兼得,此地一覽俱無遺。
péng lái fāng zhàng guǒ hé xǔ, yún jià biāo yù zhī wèi shuí.
蓬萊方丈果何許,云駕飚馭知為誰。
chì chéng fēng yuè xìng hǎo xì, qū qǔ luán fèng xiāng zhuī suí.
赤城風月幸好戲,驅取鸞鳳相追隨。
“飛鳥不到云雨垂”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